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易大传》又称《十翼》,简称《易传》,是对《周易》古经最古的阐释。《易传》同时又是一部在文献、历史、哲学等方面产生过广泛影响的著作,历来为学人所关注。由于该书历时久远,思想精博,牵扯头绪很多,尽管历代学者不乏研究,但在许多方面诸如思想体系、著作年代、学派归属及最终整理者等问题都还未能做出令人满意的结论。学术界前辈对《易传》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传》吸收了先秦百家争鸣的成果,思想博大精深又自成体系。对《易传》的研究涉及文献、历史、哲学诸方面,本文旨在梳理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从文献、历史、哲学的综合角度对《易传》本文进行深入系统的整体研究,探讨《易传》的思想体系并针对前人所争论的著作年代及学派归属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期在前人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求教于方家。本文一共包括三章内容。第一章把握《易传》的思想体系,主要从三方面进行研究:第一节认为《易传》从篇章结构上看是一个完整的格局。第二节讨论《易传》阐释了《易经》占筮何以可能的问题,论证了《易传》的整体性。第三节分析了《易传》蕴涵着一个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探讨《易传》兼容了先秦百家争鸣的成果,认为《易传》是一个融先秦各家思想以成一家之言的严谨思想体系。第二章讨论《易传》的时代特征,回溯《易传》的成书年代。共分四节:第一节综述前人考证的《易传》各篇的时代归属。第二节分析春秋时期的《易传》萌芽状态。第三节考证《易传》在战国时期得到总结与整理。第四节论证《易传》在西汉时最终定本,并在东汉时应用。第三章探寻《易传》的学派风格,力求从发展的角度,考察《易传》之学术归属。分为四节进行论述:第一节评议前人给予《易传》的学派归属。第二节认为在《易传》萌芽阶段的春秋早期,其学派风格当属出于官府文化的阴阳学派。第三节讨论在《易传》酝酿阶段的孔子时期,其学派风格是从阴阳学派向儒家学派的转型。主要根据是孔子开创儒学将《周易》网罗为儒家经典,从而使《周易》学说由卜筮文化的具体操作转向哲学性的理论研究。第四节通过大量材料的考证发现在《易传》整理成书的战国时代,其学派风格基本属于荀派风格,并以儒家为主贯通百家思想自成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