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旅游目的地负面事件不仅影响涉事旅游者的体验,还影响潜在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评价,引发旅游目的地形象危机。辨识旅游目的地负面事件类型,洞悉负面事件影响机制及动态变化,采取适配性应对策略是化解旅游目的地负面事件危机的关键。旅游目的地负面事件对旅游目的地的巨大伤害引发了学者们的持续关注。现有学者大多针对旅游目的地负面事件的类型划分、旅游目的地负面事件对旅游目的地品牌关系、品牌资产、旅游目的地形象等的影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目的地负面事件不仅影响涉事旅游者的体验,还影响潜在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评价,引发旅游目的地形象危机。辨识旅游目的地负面事件类型,洞悉负面事件影响机制及动态变化,采取适配性应对策略是化解旅游目的地负面事件危机的关键。旅游目的地负面事件对旅游目的地的巨大伤害引发了学者们的持续关注。现有学者大多针对旅游目的地负面事件的类型划分、旅游目的地负面事件对旅游目的地品牌关系、品牌资产、旅游目的地形象等的影响做了实证研究。对此,学者们也提出了赔偿、道歉等多种应对策略。负面事件的应对,不仅包括应对措施的具体化,还有对应对时机的考量。舆情理论研究认为,负面事件呈动态变化之势,旅游目的地负面事件可能导致旅游目的地评价也产生动态变化。但现有研究中,时间维度一直被忽视。情境危机沟通理论强调,基于情境特征的适配性应对是化解负面事件导致的形象危机的关键。如果事件类型、应对时机和方式之间适配性差,不仅难以缓解负面事件的不良影响,还会造成二次伤害。本文通过三个情境实验探究旅游目的地负面事件对旅游目的地评价的动态影响及机制,并探寻旅游目的地负面事件的理想应对时机与方式。实验一将旅游目的地负面事件分为能力型负面事件和道德型负面事件,通过能力型VS.道德型VS.无负面事件的单因素组间实验,揭示不同类型旅游目的地负面事件对旅游目的地评价的影响及机制;实验二引入时间节点,结合社会事件舆情发展规律和艾宾浩斯遗忘规律,选取第1天、第2天、第6天、第21天作为时间节点,通过2(负面事件类型:能力型、道德型)×4(时间节点:第1天、第2天、第6天、第21天)8个组间实验,探测不同时间节点下,旅游目的地负面事件的动态影响,描绘负面事件的影响趋势;实验三沿用实验二缄默策略下的被试反应,通过2(负面事件类型:能力型、道德型)×4(应对策略:商家应对、政府应对、缄默、推诿)×3(时间节点:第1天、第2天、第6天)的24个组间实验,探测不同类型旅游目的地负面事件的理想应对时机和策略。根据这三项研究的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旅游目的地负面事件包括能力型负面事件和道德型负面事件。其中,能力型负面事件通过能力信任降低旅游目的地评价,道德型负面事件通过善意信任降低旅游目的地评价。并且,相对于能力型负面事件,道德型负面事件的负面影响更大。(2)能力型负面事件导致旅游目的地评价随着时间的推移缓慢回升,而道德型负面事件导致旅游目的地评价持续处于低位。(3)根据旅游目的地负面事件的影响趋势,对于能力型负面事件,旅游目的地商家在第2天正面应对效果最佳;对于道德型负面事件,旅游目的地政府在第2天正面应对效果最佳。本文引入时间维度,为负面事件影响及应对策略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研究结果对旅游目的地管理方应对旅游目的地负面事件、修复旅游目的地评价、挽回旅游者信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旅游目的地危机处理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系列重要讲话,强调要保持并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增强党的群众性,紧密地团结社会力量,汇聚群众的磅礴力量以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力。着眼于新时代新形势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的新要求,强调要“增强群众工作本领”。村级党组织作为领导村庄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节点”,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石,是村级组织和各
新型农村社区治理能力提升是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保障。在实际治理中新型农村社区治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社区治理能力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治理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本文对新型农村社区治理能力提升的研究正是在此背景下展开的。本文借鉴了马克思主义有关治理的思想,阐述了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有关概念,概括了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情况及问题,分析了治理问题的原因,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提高社区治理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财富。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处于决胜阶段,与此同时,西方各种错误的社会思潮也肆意渗透,伤害了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破坏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鱼水相依的关系,为固本培元、凝心铸魂,习近平总书记在众多重要场合发表了关于爱国主义的论述。今天,深入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对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
川西林盘是以“宅、林、田、水”为主要要素的川西平原之上的农村聚落。本文以都江堰的精华灌区范围内的林盘为研究对象,引入生物基因概念,提出景观基因图谱的川西林盘研究,从而为川西林盘的合理保护与再开发利用提供新视角。本文基于景观基因图谱理论研究,通过田野调查法对林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布局形态等景观特征进行解析,结合面向对象的景观基因特征解构法,对林盘的景观基因进行识别。在特征解析与景观基因
虽然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但未来仍将有大量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农村户籍人口占全国人口数的39.40%,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配置仍是各界关注的问题。同时,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大数据的应用为乡村地区的医疗可达性研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数据基础。结合居民的实际就医情况来看,多交通模式分析农村居民获取医疗资源的可达性更有实际意义,另外,对医疗资源的公平性研究也
旅游产业效率是衡量区域旅游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有助于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川西北地区是四川省的重要旅游目的地,是四川旅游形象的代表之一,同时旅游产业也是川西北地区的主导产业,但近年来,川西北地区旅游发展问题凸显,旅游产业投入的力度在不断加大,而旅游经济规模却存在产出不足,亟待改进目前旅游业“重投入,轻管理”的增长模式。效率研究是促进区域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而对尺度较小的区域进行旅游效率研究,
近年来全球自然灾害频发。爆发严重自然灾害的省域内,存在一些未遭受灾害损坏,完全具备游客接待能力且主要交通可通达,但被潜在游客感知为存在旅游高风险的景区。本文将这类景区称为未受损旅游景区。未受损景区相对受损景区,具备灾后更早开放的条件,应带动灾后旅游经济恢复。但开放时间越早,游客旅游感知风险相对越高,提升恢复效果相对更难。现有研究却鲜有关注未受损景区的旅游恢复困境。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危机应对方式对未
2013年,以“共商、共建、共享”为核心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One Belt and One Road)”倡议,经过6年夯实基础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沿线各国以及国内相关省区旅游产业发展带来机遇。通过积极主动融入该战略部署,四川获得了弥补地处内陆区位劣势的机会。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助力,推动四川旅游产业发展,吸引来自世界各国的入境旅游游客,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客源。入境旅游流通过旅游活
随着共享经济在各行各业的渗透,共享房屋这一新兴旅游产业孕育而生并蓬勃发展。区别于传统住宿行业,在线短租平台提供的更加创新以及个性化的住宿环境和服务,吸引着广大消费群体。共享经济平台鼓励各方参与者享受与陌生人的相遇,因此如何建立陌生人之间的信任对于共享经济的成功至关重要。其中在线短租领域中消费者对陌生房东的信任建立是影响潜在房客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那么消费者对房东的信任来源是什么,且进一步如何影响消
食品制造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制造业中重要的支柱产业,对推动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当代食品企业而言,能否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关键取决于是否拥有充足的资本,企业的融资能力、融资渠道、融资成本,这些都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我国食品行业发展情况看,上市企业资产负债比率比较低,并没有通过债务融资实现股权结构的优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建设不断提速的背景下,媒体关注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性愈发突显,引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