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治疗猪链球菌性脑膜炎中药方剂筛选及其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由于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 S. suis)的生物学特性致使该病的防控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难点,迄今为止猪链球菌病仍然在世界各地引起发病且导致严重后果。抗生素耐药性的不断增强不仅使该病治疗的有效性大打折扣,而且滥用抗生素会造成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寻求更加安全有效的防治办法已是当务之急。我国在运用中药防治动物疾病方面具有悠久历史并积累了丰富经验。本试验旨在以中兽医学理论为指导,对猪链球菌性脑膜炎进行辨证分析并筛选出有效防治方药,进一步从细胞和分子水平阐明其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将购自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的猪链球菌2型(SS2)CVCC606株以形态学观察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进行鉴定,更加详细地认识了该菌株的基本特性与致病毒力。试验证明,影响SS2CVCC606株溶血活性值变化的各种条件次序为:接种比例<増菌时间<前増菌时间<培养基pH值;试验显示,SS2CVCC606株溶血素(Suilysin,SLY)产生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基pH值为7.3,接种比例为3%,前增菌时间为18h,増菌时间为12h。为了获得纯度与活性较高的SLY用于试验研究,我们采用硫酸铵沉淀结合分子筛层析的方法对SS2CVCC606株SLY蛋白进行纯化,经SDS-PAGE验证,成功获得了电泳级纯度的溶血素蛋白,经溶血活性及蛋白浓度检测,计算得到其溶血比活为4701.46HU/mg。纯化获得的SLY蛋白回收率达到了2.88%,纯化倍数达到了761.99。对猪链球菌2型CVCC606株进行扩菌培养后,给21日龄SD大鼠腹腔注射可致其感染发病与死亡,其LD50值为3.4×109CFU/mL/只。通过腹腔注射0.5LD50猪链球菌2型CVCC606株感染21日龄SD大鼠,成功建立了猪链球菌性脑膜炎大鼠模型。83%的攻菌鼠临床呈现明显的猪链球菌性脑膜炎症状,剖检和病理组织学检查所见符合猪链球菌性脑膜炎的病理变化,从攻菌鼠肝脏、脾脏和脑脊液中能分离到所接种的病原菌。以中兽医学辨证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八纲辨证属热证,卫气营血辨证属营血兼证,脏腑辨证属毒陷心包,扰动肝风。综合证型为“热入营血,毒陷心包,扰动肝风证”。因而确定治疗原则为“清热凉血,平肝熄风”。在这一原则指导下,选择了经典方剂“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清营汤(《温病条辨》)”、“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和自拟方剂钩藤犀角地黄汤进行方药筛选,结果证明钩藤犀角地黄汤(水牛角100g、生地黄150g、牡丹皮45g、赤芍60g、钩藤60g)疗效最好,将该方剂制成每1mL含1g生药的水煎剂,对猪链球菌性脑膜炎模型大鼠进行灌服,每只鼠每次1mL,每日1次,连用5天,能使其得到有效治疗。为从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钩藤犀角地黄汤的作用机制,我们建立了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BMVECs)模型用于研究。采用dispaseII及collagenase/dispase两次消化,结合dextran及percoll两次密度梯度离心的分离纯化方法,成功培养出了RBMVECs,经形态学观察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荧光鉴定,确认该细胞为内皮细胞;MTT法测定RBMVECs的生长曲线,表明其生长高峰跨越第3d~7d。试验结果显示,钩藤犀角地黄汤在浓度小于80μg/mL,丹皮酚、梓醇及胆固醇小于100μg/mL,芍药苷小于50μg/mL,钩藤碱、异钩藤碱小于10μg/mL时对RBMVECs无细胞毒性。而2μg/mL及其以上的SLY能够引起RBMVECs损伤及细胞间紧密连接异常,且随着SLY浓度升高和对细胞作用时间的延长,损伤作用越严重,彼此呈正相关;最后选择32μg/mL的SLY作用12h建立RBMVECs损伤以及细胞间紧密连接异常的细胞模型。一定剂量的钩藤犀角地黄汤及其有效成分丹皮酚、梓醇、芍药苷、胆固醇、钩藤碱及异钩藤碱可显著降低SLY引起的RBMVECs毒性和细胞间紧密连接异常程度,对SLY造成的RBMVECs损伤和细胞间通透性增加具有保护作用,对整固BBB屏障具有重要意义。试验发现,SLY能够刺激RBMVECs产生IL-6,随着SLY剂量增加和刺激时间延长,IL-6产生越多,彼此呈正相关。钩藤犀角地黄汤及其有效成分均能够降低SLY刺激RBMVECs产生IL-6的水平,提示该方剂及其有效成分可减轻SLY对RBMVECs造成的炎性反应,从而减轻RBMVECs的损伤,降低BBB的通透性,对猪链球菌性脑膜炎具有治疗作用。试验证明,钩藤犀角地黄汤及其有效成分均能够纠正SLY刺激RBMVECs所引起的NO和ET-1分泌失衡,促使NO/ET-1处于高位平衡状态,从而减轻或消除血管舒缩紊乱,提高BMVECs的抗损伤能力,减轻或消除低于该阈值下致病因子所带来的影响,最终达到保护BMVECs,维持细胞微环境稳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