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资金对农业的作用日益增强。农业信贷作为一种重要的资金来源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更是不言而喻。由市场配置信贷资源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但由于农业的特殊性,政策调控对农业信贷市场发展也不可或缺。在中国以市场化为基本取向的经济转轨过程中,农村金融抑制仍广泛存在,农业信贷市场尚未成熟。本文通过中国对农业信贷市场运行机制与绩效分析,查找制约中国农业信贷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并为进一步完善中国农业信贷市场,提高中国农业信贷市场的运行效率提供政策建议。 本文将农业信贷作为一种要素纳入市场分析框架,并运用市场分析、行为分析、制度分析和计量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农业信贷市场的运行机制与绩效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在运行机制分析中,分别从中国农业信贷需求、供给、利率与市场均衡、非均衡信息与风险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在绩效分析中,分别从市场效率和农业信贷对农业产出的绩效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本文的基本结论是:中国农业信贷市场正处在发育的初级阶段,市场机制仍不完善,农业信贷市场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农户是中国农业信贷需求的主体,农户经营规模、农户收入和财产状况、农户生产投资规模以及教育、医疗等大额现金支出是影响农户借贷需求的主要因素;非对称信息、高交易成本、有效供给制度缺乏是造成农业信贷市场低效率的重要因素;中国农业信贷投入对农业投入要素的需求具有正向影响,即增加农业信贷供给,将会提高农业投入要素的需求水平,进而增加中国农业产出,促进农业长期发展。 因此,为了改善中国农业信贷市场的运行机制,提高中国农业信贷市场效率及其对中国农业产出的绩效,必须积极培育和发展农业信贷市场,并通过地区间农业信贷市场的整合来推动各地农业信贷市场的均衡发展,建立统一协调的农业信贷市场;必须建立农户信用信息体系,降低农业信贷交易成本;改革农村耕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建立耕地使用权交易市场,适时发展农村土地金融制度;加快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并扩大农业政策性信贷的范围和规模。 本文的特色在于把农业信贷纳入市场分析框架,分析了中国农业信贷市场的运行机制和绩效问题。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提出了中国农业信贷市场的分析框架及农业信贷市场化发展的基本政策取向。(2)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中国农户借贷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了影响农户借贷需求的主要因素。(3)分析了信息非均衡和信贷风险对中国农业信贷市场的影响,并提出克服非均衡信息和信贷风险的政策取向。(4)提出了农业信贷市场绩效分析的框架,并就中国农业信贷对农业产出的绩效进行了计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