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名人资源是城市重要的文化符号和城市形象的组成部分,尤其城市化的发展,千城一面,很多城市越来越重视历史名人,但随之也产生了很多名人争夺之战和滥用名人资源现象,那么如何更好利用名人资源来丰富城市形象也成为了很多城市面临的问题。合肥自2003年开始大建设,朝着现代化大都市的目标迅速迈进,其发展状态在中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李鸿章是合肥重要的历史文化符号,但由于在历史的复杂地位,因而合肥对李鸿章这一文化符号的利用又具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本文通过分析在合肥李鸿章这一历史文化符号是如何被利用和重塑的,同时这样的重塑与合肥的城市形象传播又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探索在城市化进程中,各城市如何更好的利用历史文化名人,如何更好的进行城市形象的定位。城市形象是通过方方面面对外进行传播的,本文主要选取影响较大的大众传媒和实体空间两个层面,从社会记忆的角度来探讨李鸿章形象的重塑。大众传媒层面分为纸媒和影像两部分。纸媒笔者主要选取了《合肥晚报》从1998年到2014年与李鸿章有关的报道进行文本分析,通过对这些报道的分析发现,在2003年以前几乎没有李鸿章相关的报道,自2003年以后逐渐增多,尤其到了2008年之后。报道的内容也主要是宣传李鸿章重情重义、改革精神以及其在外交层面的作为等,这些报道通过为受众补充相关的史实,呈现出一个完全正面形象的李鸿章。影像方面笔者将《淮军》和《淮·敞开的门》这两部由合肥市政府主导拍摄的影片与以往产生较大的影响的《甲午风云》、《北洋水师》《走向共和》等进行对比,发现在《淮军》和《淮·敞开的门》这两部影片中针对甲午中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以及洋务运动的解读与前期几部影片有着明显的区别,更加注重突出李鸿章的无可奈何的爱国之心和改革精神。实体空间层面,笔者选取了合肥目前与李鸿章相关的比较有影响力的景点——李鸿章故居、李鸿章享堂以及李鸿章故里进行研究。空间是社会记忆和城市形象的传播的重要途径,空间自身的变化及其内部的呈现都具有一定的传播作用。从一系列大规模的李鸿章相关实体空间建设的开展可见李鸿章这一历史文化资源价值逐步得到重视。另一方面,空间中的文本——本文中主要是指景点的解说词——对李鸿章形象的传播也起着重要作用,在对相关实体空间解说词进行分析后,发现解说词通过对不同历史事件的不同解读,凸显了李鸿章的爱国和改革精神。媒体对李鸿章的宣传逐渐增多,李鸿章的实体空间建设也逐渐受到关注,这与合肥市对李鸿章这一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视是分不开的。一方面,李鸿章在历史的正面作用逐步得到认可,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另一方面,李鸿章作为合肥城市重要的文化符号,也是合肥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元素之一,其形象的正面塑造对合肥的城市形象建设也有着积极的意义。但目前合肥对李鸿章的利用仍然是停留在较为潜的层面上,其实随着合肥被纳入长三角城市群,其城市形象也应以一种更加改革的姿态来迎接挑战,而李鸿章恰恰契合了这样的需求,在今后合肥应该更加深入有效的利用“李鸿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