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通过饲养试验、代谢试验和比较屠宰试验对骡鸭饲粮能量、蛋白质、钙和磷适宜水平进行研究。试验选用1日龄骡鸭(四川番鸭♂×花边鸭♀)468只,分2个阶段进行饲养,第一阶段为1~3周龄,第二阶段4~8周龄。每个阶段分9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第一分阶段每个重复13只鸭,第二阶段每个重复9只鸭。第一阶段能量为11.30MJ/kg,11.80 MJ/kg和12.30MJ/kg三个水平,蛋白质分别为16.50%,18.50%和20.50%三个水平,钙分别为0.70%,0.90%和1.10%三个水平,磷为0.45%,0.50%和0.55%三个水平;第二阶段能量为11.80 MJ/kg,12.30 MJ/kg和12.80MJ/kg三个水平,蛋白质为14.50%,16.50%和18.50%三个水平,钙为0.70%,0.80%和0.90%三个水平,磷为0.40%,0.45%和0.50%三个水平。在每个阶段试验过程中和结束时,分别对生长性能指标、屠宰性能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本试验以生长性能(增重和料重比)为主要指标,参考其它各项指标确定骡鸭的营养需要,并建立了相应需要量的预测方程。试验结果如下: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1~3周龄骡鸭饲粮能量、蛋白质、钙和磷对增重、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饲粮能量、蛋白质、钙和磷水平分别为11.80MJ/kg、18.50%、0.90%和0.50%时,骡鸭1~3周龄增重最高,料重比最小。骡鸭前期饲粮能量、蛋白质、钙和磷水平不能过高,否则,会使增重降低,料重比升高。4~8周龄骡鸭增重受饲粮能量影响显著(P<0.05),蛋白质、钙和磷对增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料重比受饲粮能量和蛋白质的影响均显著(P<0.05),且随着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而降低,而受钙和磷影响不显著(P>0.05)。饲粮能量、蛋白质、钙和磷水平分别为12.30MJ/kg、16.50%、0.80%和0.45%时,骡鸭4~8周龄增重较高,料重比较低。骡鸭前期和后期的采食量均随饲粮能量浓度的升高逐渐降低。饲粮能量、蛋白质、钙和磷水平对骡鸭体组成的影响无一定规律。对骡鸭8周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腿肌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胸肌率仅受饲粮蛋白质水平影响显著(P<0.05),且随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而升高;腹脂率仅受饲粮能量水平的显著影响(P<0.05),且随能量水平的增加而升高。沉积规律:骡鸭1~3周龄每千克代谢体重在体内沉积的能量、蛋白质、钙和磷分别为524.10 kJ,11.61%,0.45%和0.33%。骡鸭4-8周龄每千克代谢体重在体内沉积的能量、蛋白质、钙和磷分别为242.40 kJ,7.10%,0.34%和0.24%。前期的沉积量均大于后期。骡鸭饲料能量和蛋白质含量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其自身的沉积。血液生化指标:骡鸭1-3周龄饲粮蛋白质对血清尿素氮和总胆固醇均有显著影响(P<0.05),且均随蛋白质水平升高而降低。在饲粮蛋白质水平为20.50%时,血.清尿素氮和总胆固醇含量最低。骡鸭4-8周龄饲粮蛋白质对血清尿素氮有显著影响(P<0.05),且随蛋白质水平升高而降低。在饲粮蛋白质水平为18.50%时,血清尿素氮含量最低。饲粮能量对1-3周龄骡鸭血清总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均无影响(P>0.05),而对后期影响均显著(P<0.05),且在能量水平为12.80MJ/kg时,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最低,在11.80MJ/kg时,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最低。在试验所设定的钙磷水平范围内,饲粮钙和磷水平对骡鸭血钙和血磷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预测公式:1-3周龄骡鸭能量、蛋白质、钙和磷需要量预测方程分别为:YME(kJ)=961.8W0.75(kg)+12.72△W(g),YCP(g)=5.19w0.75(kg)+0.35△W(g), YCa(g).0.1528+0.0154△W(g)和YP(g)=0.0699+0.009△W(g).4-8周龄骡鸭能量、蛋白质、钙和磷需要量预测方程分别为:YME(kJ)=1113.6W00.75(kg)+9.87△W(g),YCP(g)=4.70W0.75(kg)+0.44△W(g), YCa(g)=0.1403+0.0253△W(g),YP(g)=0.0343+0.0151△W(g).结论:骡鸭1-3周龄饲粮适宜能量、蛋白质、钙和磷水平分别为11.89 MJ/Kg.18.54%、0.74%和0.50%;4-8周龄分别为12.39 MJ/Kg.16.49%、0.72%和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