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O2/PU-EP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5971442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固性环氧树脂因其具有突出的耐热性能、机械性能以及电绝缘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用、电子、建筑等诸多领域,在高聚物树脂领域占主导地位,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对环氧树脂的综合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采用环氧树脂(EP)作为反应基体,以甲基四氢苯酐(MeTHPA)为固化剂,聚氨酯(PU)为增韧剂,制备PU-EP聚合物。以PU-EP为有机预聚体,经硅烷偶联剂(KH-550、 KH-560和KH-570)和钛酸酯(TCA201)改性的纳米TiO2为无机填料,制备TiO2/PU-EP纳米复合材料,其目的是为了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最终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采用FT-IR、SEM、XRD和TEM手段表征了纳米TiO2经不同偶联剂改性前后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纳米TiO2经过TCA201表面处理后的粒子表面带有较多的活性基团,粒子松散、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减弱,分散更均匀。采用SEM、AFM表征TCA201-TiO2/PU-EP复合材料的聚集态结构及分散状态;采用电子万能拉力试验机测试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采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观察复合材料的粘弹性及玻璃化转变温度(Tg);采用热重分析仪(TGA)测试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并采用耐压测试仪和介电谱仪对其电性能进行测试及分析。结果表明:nano-TiO2能均匀地分散在环氧树脂基体中,具有柔性分子链的聚氨酯与带有活性基团的环氧树脂之间通过化学键合嵌入环氧树脂的交联网络中,这种交联从微观形貌可以看出形成了“海岛式”结构,并且复合材料的剪切强度随着nano-TiO2掺杂量的增多先增大后下降,当掺杂量为3wt%时,剪切强度达到最大值为27.14MPa,比未掺杂无机粒子的聚合物基体(22.13MPa)提高约22.6%;复合材料在20.0℃-86.3℃范围内为玻璃态,在86.3℃-100.7℃为玻璃态转变为橡胶态,玻璃化转变温度为92.4℃;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先上升后下降,当无机TiO2掺杂量为3wt%时,热分解温度达到最大为397.82℃,较掺杂前提高了17.48℃。TiO2/PU-EP复合材料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因数随TiO2掺加量的增加而单调上升,体积电阻率及表面电阻率相比PU-EP呈现单调下降的趋势,TiO2/PU-EP复合材料的击穿场强均比掺杂前有所下降,当TiO2添加量为3wt%时,其介电常数、介电损耗、体积电阻率、表面电阻率、击穿场强分别为4.27、0.02、6.31×1013·m、9.96×1015·m2、14.03kV/mm。
其他文献
基于资源环境约束角度,运用DDF模型测算2004—2018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绿色生产中投入要素集约利用潜力、期望产出扩张潜力和非期望产出减排潜力,将30个省(自治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也叫聚酯,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材料,作为聚合物,PET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当它长期受到电应力作用时,绝缘材料物理性能会逐渐劣化,电气性能逐渐降低,而这些劣化和
对材料及其产品进行生命周期评价(LCA)研究,是材料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目前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本论文对LCA方法在我国材料产业应用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选择性
过渡金属氧化物被认为是最好的电容器电极候选材料,因为它们具有比容量大和快速充放电等优点,这使得它们具有很高的商业用途,比如氧化镍。因而,本文用环境友好的木质素磺酸盐作模
水动力条件及泥沙冲淤特征是港口规划建设的关键问题,是制约港口正常运行与否的重要因素。青岛市拟在鳌山湾建设新港区,本研究对该区及邻近海域水文条件、地质地貌特征、海底沉
电致化学发光(ElectrogeneratedChemiluminescence,ECL)是由电化学反应直接或间接引发的化学发光现象,是电化学和化学发光相结合的产物。单纯的ECL修饰电极在分析检测中有较高
类金刚石薄膜(DLC)是一种非晶结构的薄膜材料,在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CF)物理实验研究中,DLC薄膜因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和光学透过性,高的力学强度、高的质量密度和结构致密无微结构缺陷等优良特性通常被选作为聚变点火靶丸的重要烧蚀层材料。随着国内ICF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需要制备出大厚度且质量密度高,表面粗糙度较低和力学性能好的DLC薄膜。因此,开展大厚度且质量密度高,表面粗糙度较低和力学性能好
随着石油的广泛开采和使用,相关的石油运输安全成为目前较为关注的焦点。石油在运输中的泄漏,不仅会造成能源的浪费,也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因此对石油管道的寿命评估,缺陷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