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朝核问题及中国的政策选择

来源 :外交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tos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冲突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状态,在国际关系中,我们更是生活在一个冲突与合作的世界。在此起彼伏的地区冲突面前,我们如何对冲突进行分析和界定?又如何对冲突进行有效的治理以避免冲突的危害? 首先,本文对冲突的定义做了一些归纳与梳理,尤其是对传统意义上的冲突进行了重新的分析,对冲突的内涵以及外延都进行了补充及阐述,使之成为适合本文国际冲突的适用概念。然后,笔者对于冲突研究而衍生出的应对战略进行了分析。首先是冲突解决:本文对冲突解决进行了界定与分析,并对冲突解决的一些模式进行阐述,便于详细的了解冲突解决在应对冲突问题上的优势与劣势。紧接着,根据冲突曲线的U型模型,本文又对应对冲突的其他两种战略:冲突预防和冲突管理,进行了解析。通过三种应对措施的比较分析,本文指出了冲突解决与冲突预防的不足之处。同时,鉴于国际关系的实际,本文认为,冲突管理才是现代国际关系及外交实践中应对冲突的有效措施。 然后,文章着重分析了冲突管理的内涵,阐明了适应于本文的冲突管理概念。然后对冲突管理的手段,并特别对成功、有效的冲突管理的条件和时机进行了分析: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的统一才能保证对冲突管理的有效进行。但是,考虑到冲突管理的实际操作,本文认为创建有效的冲突管理机制或者冲突管理的框架,方能比较有效的对冲突进行积极的管理。由此,构建了一个简约的冲突管理机制模型。接着,对冲突管理机制的可行性和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并提出了冲突管理机制应当设立的几重目标,以保障机制的成功运作。 东北亚地区的朝鲜核问题近年来再次成为国际政治的热点。朝核问题对中国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来了某种机遇。从理论上对冲突进行深入的分析与厘清,进而探讨一种控制冲突升级或失控的方式或机制不仅对于冲突理论的研究具有科学价值,而且对处于战略机遇期的中国更具有现实意义。 进而,联系到中国外交的实践,本文将东北亚地区朝鲜半岛核问题作为案例进行验证与分析。首先,对朝核问题进行了定性分析,认为朝核冲突是一种软性的国际冲突。如果不进行积极有效的管理,朝核冲突很可能会对中国的国家利益造成巨大的损害。通过运用冲突管理理论与冲突管理模型的分析及验证,本文发现,中国外交的应对,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基于对冲突的管理而采取的一系列外交举措:中国提倡并予以运作的“六方会谈”在一定程度上也具备着向冲突管理机制方向发展的潜力。由此本文认为中国应当借这次“危机”时刻积极构建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地区冲突管理机制,为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周边稳定未雨绸缪,并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利益。 最后本文得出结论,认为冲突管理的理论框架适用于东北亚朝核问题的管理。在朝核问题的管理上,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其他文献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格要素的商业利用提供了广阔的实验场域。人格要素的商业利用使得人格权具有了精神利益之外的财产利益,人格权财产利益的出现向传统人格
农村土地是农民的生命线,它承载着农民生存的寄托和走向富裕的全部希望,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因此,土地权利构成体系及其流转制度成为土地法律制度的核心内容,这也是当前我国物权立
仲裁作为一种解决当事人之间争议的方式,因其所特有的快捷性、保密性、专业性以及经济性而受到人们的青睐。与其他的非诉解决争议的方法相比,仲裁的可强制执行性又使得裁决可
法律援助制度最早起源于14世纪的英国,距今已有500多年。在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作为慈善性质的法律援助阶段和作为公民权利的法律援助阶段。第二次世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