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各种的文学样式中,诗歌是起源最早的,并发展得最为繁荣兴盛和丰富多彩的文学体式,自古以来的诗坛都是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在这群星璀璨的古典诗歌中,有一类诗歌虽然不是那么耀眼,但世有篇什,代有流传,那就是门类广博、内容丰富的杂体诗。两汉时期为杂体诗的发展形成期,此期间许多局部因素已独立出来,发展成体。而且由于文学主体意识的不断强化,杂体诗也逐步进入有意识创作,并和社会生活的具体问题结合起来。然而,由于事实上存在的偏见,自古以来,很少有人做全面的清理,更少有人做专门的研究、述评。学术界对于备陈各体、名目繁多的杂体诗歌往往采取置而不论的态度。各类著作对此类作品要么只字不提,要么一两笔带过,偶有个别文体学者发表一点评论性的意见,又每以偏概全,难以做出中肯、全面性的评价。致使今天人们对于内容丰富、体式多样的杂体诗歌知之甚少,对其概念也很模糊。本文试图从现有文本出发,对两汉时期的诗歌进行梳理,将杂体诗从中摘出,加以论述和分析。第一章通过比较对杂体诗下一个比较明晰的定义,因为历代的相关著述并没有给过杂体诗一个确切的定义,仅是各种诗体一一点出,后或附诗例,或附概念,或直接加以评论。笔者基于鄢化志先生在《中国古代杂体诗通论》中对杂体诗概念的认识,来展开下文的讨论。由于传统诗学观念的制约与杂体诗自身的特点,以及历代文人的鄙薄,造成研究上的不足,杂体诗因此被摒斥于正体诗之外,这对杂体诗颇不公平。第二、三章根据杂体诗的不同形式,将杂体诗分为由先秦杂体雏形发展完成的杂体诗和有意识创作的新型杂体诗。具体论述的有三言诗、六言诗、离合诗、盘中诗、柏梁诗及其他一些体式,对各类杂体诗寻流溯源,同时指出各类杂体诗的创新之处。这两章是全文的重点,也是本篇论文的创新之处。第四、五章在对汉代各类杂体诗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汉代杂体诗兴盛的原因,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以及文学史意义,从而总结了汉代杂体诗的研究价值。杂体诗是诗体演进痕迹的真实记录,对诗歌体裁的进展产生作用。研究杂体诗不仅有益于切磋诗艺,而且有益于探索诗体发展规律,有助于加深对古代诗人创作多方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