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费模式在一定范围内是生活方式的延伸,是文化和社会建构的产物,有其形成和产生的文化和社会机制。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消费模式所涉及的各种文化和社会机制进行研究,加深扩大了社会和文化层面上对消费的理解。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升,中学教师的社会、经济、政治地位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研究其消费模式具有更为特殊的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学教师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视、冰箱、洗衣机等耐用消费品已经在中学教师家庭中基本普及。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大众化的标准产品的消费,转而追求更符合自身地位与文化品味的个性化的符号产品消费。中学教师的消费姿态使人们对他们充满了更多的关注与期待。中学教师的消费行为、消费模式、消费观念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消费文化可能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发展,甚至关系到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由于中学教师和小学教师工资待遇不同,小学教师的职称评定均比中学教师档次低,另外,中学有中考、高考,优秀教师可以因此获得大额资金。为此,本文把研究的视角集中在中学教师的消费模式上。基于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理论和布迪厄“品位区隔”的理论背景和现实环境,论文试图通过问卷调查法、参与观察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对中学教师日常生活中的消费模式的考察出发,理解这种消费模式的内涵、动机、具体表现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消费文化,从消费文化与消费中的社会环境思考中学教师的现实地位与未来,以期为中学教师消费发展提供借鉴参考。论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阐述了研究缘由、国内外研究相关状况、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以及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中学教师消费模式概述。主要对相关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概述了本文进行中学消费模式研究所运用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中学教师消费模式的现状调查分析。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选取了山东省临沂市市区、县城、乡镇的八种职业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对调查统计资料的具体分析,对目前中学教师以及其他职业群体消费模式的现状做一个大概的对比和描述,在吃、穿、住、行等各项具体指标上比较目前中学教师与其他职业群体在消费行为、观念上的一致与差异。并从经济收入因素、消费品价格和文化环境等因素的角度提出了影响中学教师消费模式的因素。第四部分是提升中学教师消费模式的对策建议和未来。在分析影响中学教师消费模式的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的基础上,从国家层面、学校层面和教师自身角度提出可行性建议。并对中学教师未来消费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