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樱桃(Prunus.avium L.)果实发育和萌芽与内源激素关系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13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红灯’和‘岱红’甜樱桃为试材,于2005年3月-2007年9月在济南市长清区店台村樱桃园、泰安市苑庄樱桃园和山东农业大学果树生理实验室进行。利用酶联免疫技术(ELISA)测定了甜樱桃果实生长发育进程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了拉枝、刻芽对甜樱桃芽内源激素含量及其萌芽成枝状况的影响,探讨了内源激素与甜樱桃果实坐果、生长发育和萌芽成枝的关系。并通过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甜樱桃坐果率、果实品质和芽萌发成枝的影响,以期找到对促进甜樱桃主要结果枝类形成,提高坐果率和改善果实品质的最佳配比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平和下垂拉枝均显著增加了芽体生长促进型内源激素含量,使GAs/ABA和ZRs/IAA比值显著高于对照,且均显著提高了萌芽率和花束状果枝比率,水平拉枝使中短梢比率达54.18%,比对照增加了79.17%。刻芽显著增加了芽体内源生长促进型激素(ZRs、GAs和IAA)含量,降低了内源ABA含量,使GAs/ABA和ZRs/IAA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枝条萌芽率和长梢比率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1.33%和54.09%。10~40 mg·kg-1的6-BA和ZR处理均有利于甜樱桃花束状果枝的形成,且当6-BA和ZR浓度均为20mg·kg-1时甜樱桃花束状果枝比率分别达到最大值为64.10%和51.60%,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68.40%和196.60%;10~40 mg.kg-1的ZRs不利于甜樱桃花束状果枝的形成。2.‘红灯’甜樱桃果实生长动态为较典型的双“S”曲线,甜樱桃果实生长发育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盛花后5~15 d为第Ⅰ速长期,果实纵横径生长较快,且纵径生长大于横径,单果重增加迅速;盛花后15~25 d为硬核期,果实增长较缓;盛花后25~40 d为第Ⅱ速长期,果实纵横径生长迅速,且横径生长大于纵径,单果重也迅速增加。3.‘红灯’甜樱桃果实发育第Ⅰ速长期(盛花后第5~15 d),果肉中生长促进型激素(ZRS、IAA和GAS)含量均较高,进入硬核期(盛花后第15~25 d)均呈下降趋势,其中IAA和GAS均降到整个果实发育期的最低值,随果实的第Ⅱ次速长果肉中ZRS、IAA和GAS含量均迅速增加且分别出现整个生长发育期的最大值;与之相反,种子中ZRS、IAA和GAS含量在第Ⅰ、Ⅱ速长期较低,在硬核期含量最高。果肉中ABA含量分别在盛花后第5、15和35 d出现高峰,与甜樱桃的落果(花)时期基本一致。4.花期喷施10~50 mg·kg-1的GA3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甜樱桃坐果率,且以30~40 mg·kg-1的GA3对提高‘红灯’甜樱桃的坐果率效果最佳。当GA3浓度为40 mg·kg-1时坐果率最高为52.90%,但果实的大小和单果重增加不显著,且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1.08%,可滴定酸含量增加了0.27%,果实糖酸比为12.51,低于对照,果实的品质明显下降。当GA3浓度为30 mg·kg-1时,果实的坐果率为50.10%,比对照提高了40.34%,果实纵横径和单果重均达到最大值,糖酸比值为13.87。花期喷施GA3(30 mg·kg-1)和6-BA/6-KT(10~30 mg·kg-1)的混合物均有利于提高‘红灯’甜樱桃果实的坐果率,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存在差异,30 mg·kg-1GA3与10~30 mg·kg-16-BA/6-KT配合使用在提高坐果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单独使用30 mg·kg-1GA3,且均当6-BA/6-KT为20 mg·kg-1时效果最佳,且30 mg·kg-1GA3与20 mg·kg-16-KT使用效果优于30 mg·kg-1GA3与20 mg·kg-16-BA。
其他文献
本试验以设施中常见的三个黄瓜品种津春四号(JC4)、津春五号(JC5)和津优一号(JY1),用不同浓度的Na2CO3和Na2SO4(0、1g/L、2g/L、3g/L、4g/L、5g/L、g/L、7g/L、8g/L)溶液分别对黄瓜种
本研究以金田皇家无核葡萄和克瑞森无核葡萄为试材,对两个品种的花粉生活力、花粉萌发进行统计观察,并对金田皇家无核葡萄×克瑞森无核葡萄、金田皇家无核葡萄×金田皇家无核
结缕草属草坪草被认为是具有较高抗盐性的草坪草。本文以抗盐品种大穗结缕草为试材,以沟叶结缕草和日本结缕草为对照,通过NaCl单盐处理,比较三种草坪草在不同盐处理条件下生长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