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厌氧发酵产沼气的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w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太湖蓝藻暴发频繁,作为太湖富营养化治理的重要应急措施,大量蓝藻被打捞、堆放。蓝藻是一种富含多种有机物质的生物质原料,其利用值得深入研究。将蓝藻作为资源加以利用,变废为宝,在改善环境的同时,又获得资源的利用价值。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蓝藻资源的综合利用情况,并且提出了将蓝藻作为沼气发酵原料加以利用的资源化方式,为蓝藻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全文的研究内容包括如下:(1)对厌氧颗粒污泥、消化污泥、剩余污泥与蓝藻混合厌氧发酵产沼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蓝藻与污泥混合可以有效促进沼气发酵。在蓝藻与厌氧颗粒污泥物料比为6:1时,产气效果最佳,沼气产率为73 mL/gVS,最高甲烷含量为69%,平均产气速率为138 mL/d,累计产气量为59.50 mL/g干物质,分别是蓝藻与消化污泥、剩余污泥混合发酵时的1.5、2.3倍。厌氧颗粒污泥、消化污泥、剩余污泥与蓝藻混合,其VS降解率为11.40%~ 13.73%,COD减少了27.97%~46.38%。厌氧发酵对蓝藻藻毒素的含量有较大影响,分别从356μg/L、366μg/L、244μg/L降低到检测限5μg/L以下;(2)通过测定发酵过程中沼气产量和发酵液的各项指标,研究了接种物浓度对蓝藻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采用的2.5%、5%、10%三个水平的接种物浓度中,接种物浓度为5%的实验组产气效果最佳,沼气产率为79.26 mL/gVS,最高甲烷含量为55.13%,累计产气量达1115 mL,分别是接种量为2.5%、10%的2.97、1.24倍,NH4+-N含量以及pH值都在正常范围内;(3)对提高蓝藻厌氧发酵产沼气效率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产气量和甲烷含量。热处理的最佳条件为100℃,处理时间30 min;碱法处理的最佳条件为加碱量0.06 g/gVS;酶法处理的最佳条件为碱性蛋白酶加入量0.08 mL/gVS。其中,酶法处理的产气启动最快,第一天产气量高达580 mL;热处理的累积产气量最多,沼气产率为129.82 mL/gVS;碱法处理的甲烷含量最高,为78.02%,比未处理的蓝藻增加了20%。0.06 gNaOH/gVS的碱处理组,VS降解率最高,达35.43%。对蓝藻进行不同预处理后,厌氧发酵过程中的VFA含量变化与产气量之间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从整个厌氧发酵过程中各项指标分析及工业化应用方面考虑,碱法预处理更符合蓝藻快速减量化、资源化的要求。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对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16感染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人子宫颈鳞癌Siha细胞作为HPV16感染型宫颈癌体外实验模型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陶瓷艺术在中国艺术史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彩陶作为陶瓷艺术的起源,作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它的产生、发展以及演变是新石器时代人类历史演进的重要标志之一。如果说人
<正> 文学史上有一类作家,他们似乎只宜于被个别考察。他们在自己的文学时代象是单个的人,没有亲友,甚至没有邻人,他们与特定历史环境的联系较为薄弱、松散。而另一类作家则
迄今为止,现有的晶体管都是基于PN结或肖特基势垒结而构建的。在未来的几年里,CMOS制造技术的进步将导致器件的沟道长度小于10nm。在这么短的距离内,为使器件能够工作,将不得
针对中国老龄化加剧所引发的老人走失及当前智能拐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由照明装置、反光模块和定位装置等构成的螺纹调节式智能助老拐杖。利用老年人的身高、体重
目的:探讨泥鳅多糖对UVB诱导的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光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不同剂量(10 mJ&#183;cm^-2、20 mJ&#183;cm^-2、30 mJ&#183;cm^-2、40 mJ&#183;cm^-2、50 mJ
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既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影响。其中开采沉陷对环境的影响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所以,对岩层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