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通业作为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中间环节,是社会化大分工的重要体现,随着国际化、市场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现代流通业在我国逐渐由末端产业转变为基础性和先导型产业。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网络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电子商务在居民生活中影响越来越大,成交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也逐年递增,研究现代电子商务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对于流通效率的提升作用,进而造成对商业模式的推动具有重要意义。零售业作为流通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相当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其繁荣程度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显著。当前,我国零售业正面临实体店铺发展迟缓,网络零售缺乏消费体验的矛盾。如何化解矛盾,推进零售业健康发展,对我国目前消化内需、提升消费意义重大。国内外学者对零售业提出了很多经典的业态演变理论,本文在所做的理论分析和一般性的描述基础之上,以零售企业在上游供应链和下游零售端都达到利益最大化为前提,试图通过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以及提高流通效率来产生新的利润空间的视角,分析了新业态出现和新旧业态融合发展的机理,并对网络和实体两种不同交易模式的流通效率进行比较,最后通过苏宁作为020发展的成功案例,论证流通效率对于推动业态演变的作用,希望能找出业态演变规律,为未来零售业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借鉴。理论方面,本文以消费者主权理论、西方零售业态演变理论、正反合辩证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等论证了消费者需求多元化必然决定零售业态多样化,业态之间的发展应该有主次之分,相互共存并且能够融合发展;零售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是否迎合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并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而提高;分析了020模式能够集网络和实体的优势于一身,通过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效率。实证方面,本文主要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我国流通效率评价指标,用规模性指标、效益性指标和周转率指标代表传统流通效率,并在传统流通效率基础上加入技术性指标构成新流通效率,比较两者的增长趋势及其与批发零售业增加值的相关性,首先可以看到,我国无论是流通成本还是效率虽然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相去甚远;其次我国流通效率总体上来看呈上升趋势,并且融入更迎合消费者需求的网络因素后新流通效率相对传统流通效率增长趋势更明显,与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具有更强的相关性,表明020商业模式具有更高的流通效率,也更符合未来零售业发展的要求。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实体与网络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主要零售模式,未来发展不应该是谁消灭谁的关系,而是主次变化下的相互融合、共同存在,流通效率的高低取决于业态是否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紧随流通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提升。最后,本文建议未来零售业发展应该是将零售资源整合,走全渠道发展模式之路,网络与实体融合发展,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