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原白秋的创作童谣的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w9610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谣,作为可以为儿童提供精神食粮的文学作品,对儿童的成长非常重要。因此,对日本近代最大的童谣诗人北原白秋的“创作童谣”的研究也显得意义深远。本文中,笔者搜集并统计了北原白秋全部的“创作童谣”(1200余首),仔细研读之后,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作家的生活经历,对这部分童谣作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按照年代整理北原白秋所有的“创作童谣”集,明确了其“创作童谣”的定义,确定了研究对象,限定了研究范围。之后,对各类内容的数量进行了统计。其次,根据题材和内容,把北原白秋的“创作童谣”横向分类,可分为自然童谣,生活童谣,传统童谣,教育童谣,摇篮曲和战争童谣。在分类过程中,通过对实例的分析,深刻体会北原白秋的童心主义和直接表达法等创作手法。后,之归纳了各分类的特点。最后,本文对北原白秋“创作童谣”的整体特点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其作为童谣的共性特点,即,形象性,单纯性,音乐性,游戏性,想象性,教性。育之后,考察了北原白秋“创作童谣”的独特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在北原白秋的“创作童谣”当中,有四个特性,即,自然性,传统性,感伤性与活泼性的并存及支持战争。这其中,感伤性和活泼性的并存是笔者结合了北原白秋的具体生活背景(童年的富裕,成年的贫困,故乡的离愁,婚姻的曲折等)分析得出的论。结关于支持战争这一点,笔者在前人已经指出的军国主义高压政治这一时代大背景的基础上,又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即北原白秋的第三任妻子是国柱会会员从而影响北原白秋战争观的确定的角度来解释支持战争的童谣。研究中,对北原白秋“创作童谣”的横向分类及其总体特点中感伤性和活泼性的并存及支持战争的分析是本文的新意所在。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北原白秋的“创作童谣”,也可以透过其童谣创作窥见整个北原白秋文学。同时,感受大正后期到昭和初期的日本童谣创作,进而加深对日本儿童文学的理解。
其他文献
本文在语段理论框架下对类别词的句法进行分析研究。Abney(1987)提出的限定词词组假设理论为人们在限定词词组结构内研究类别词的句法提供了基础。在先前的句法研究中,人们普遍
动机一直被认为是影响二语学习成效的关键性因素。然而,学习动机是动态的,而非静止的。在长期并且枯燥的二语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可能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学习动机,他们可能会出现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