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现代性的累积是农村现代化系统的重要环节和内在持久动力,也是国家、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高于和难于制度和器物层面的现代化及现代农业产业。近年来,农村土地的产权改革让乡村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以山西省S乡的调研为例,力图展现农业现代化以经济利益、权益为纽带链接了千家万户的农民加入产业链,形成互惠互利的共同体的图景,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重组,农民的生产、生活空间发生了变化,乡村稳态社会结构也受到冲击,农民利益诉求多元化、复杂化,积极参与到了乡村治理中,主体性作用日益突出,现代性逐步积累,表现出了和传统农民不同的一系列新特征。 本文通过描绘在现代化农业发展前,S乡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及“弱质化”、“边际化”的农民,阐明了这个阶段农民现代性的相对缺失;接着,又详细分析了S乡藜麦产业的发展是如何促进当地农民市场化、集约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价值观念在农业现代化这个“学校”得到提升,农民的市场观念日益强化、主体意识觉醒、权利意识萌发,进而S乡农民行为方式也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组织化程度提升、更加注重程序性、政治参与更加积极;然后阐述了S乡农民现代性的实现程度,传统性在减弱,现代性在提升,但是现阶段的现代性还是脆弱的和不协调的,因为存在着全国性的低效益的农业经营模式、S乡农业产业运行机制不合理和产业主体观念等制约因素;最后简要梳理农民现代性累积要注意的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稳定的法律、制度、机制来保障、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理念、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和对职业农民的培育;结语部分,根据S乡农业现代化水平持续发展的社会现实,提出了一些对农民现代性的展望。本文认为,农民现代性的积累,离不开政府的服务,同时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运作,充分尊重保障农民的权利和主体性,加强社会组织的参与,使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相互制衡和积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