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教师现代性,是指小学教师在小学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经历人格变迁而产生的与之相适应的人格系统。它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一般性和专业性的统一,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 小学教师现代性是在小学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形成的,同时它又进一步推动小学教育现代化进程。众多研究表明,教育是个体获得现代性强有力的促进因素,教育对公民现代性形成的促进作用离不开教师,具有现代性的小学教师对培育公民现代性具有奠基意义。 从抽样调查情况来看,当前南京市小学教师个体现代性基本形成。分项检验的结果告诉我们:小学教师现代性在性别上的分布差异并不显著:学历因素对小学教师现代性下列维度具有显著性的影响:开放性,计划性,教育公正,积极参与,合作精神,信息水平和反思性;来自城市还是乡村,对小学教师现代性形成的影响涉及如下八个维度:效能感;时间感;重视教育理论:尊重学生;独立性;获取信息倾向;反思精神;发展愿望;教龄因素对小学教师现代性人格形成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效能感、时间感、参与精神、重视教育理论、尊重学生和发展愿望六个方面;接触大众传播媒介(电视)对小学教师获得现代性没有显著性影响。研究表明,概括化过程是小学教师现代人格形成最主要的机制,而“重要他人”、早期生活经历对现代人格形成有着直接影响。 通过下列途径可以促进小学教师现代性的发育和成长:给教师更多的成功机会,促进概括化过程产生:提供针对性的教师教育,发展专业知能与人格;建设全面性的教师文化,增进教师理解与合作;建立城乡教师交流机制,加速乡村教师现代人格发育与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