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蓖麻蚕原产于印度,1955年引入我国后成为继桑蚕、柞蚕之后的形成产业的泌丝昆虫。本研究系统回顾了广西蓖麻蚕产业60年的发展历程,概述了我国蓖麻蚕产业在品种选育、应用技术、综合利用、基因工程方面的进展和取得的突出成效,应用竞争优势理论和农业产业化理论,全面研究和分析了产业发展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存在问题,综合对比分析广西桑蚕产业和印度蓖麻蚕产业发展成就背后的主要原因,确定了广西的蓖麻蚕产业为木薯产业的关联产业,得出了蓖麻蚕产业要持续稳定发展,应综合利用蚕蛹和茧丝,拉动国内市场对蚕蛹和蓖麻蚕丝的消费,摆脱小而分散的经营模式,推广良种+良法,实施“互联网+蚕业”工程,应用互联网技术提高蚕业科技推广的效率和服务质量,走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模式。论文还提出在国家实行“一带一路”战略的新形势下,广西蓖麻蚕产业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借势联合木薯产业“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东盟国家、非洲国家丰富的木薯资源优势和广西在蓖麻蚕饲养开发的成功经验,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通过品种和技术输出,合作推进木薯+蓖麻蚕高效种养试验示范,加快蚕蛹的开发和利用,形成木薯淀粉+高蛋白蓖麻蚕新型复合有机食品和蚕蛹蛋白粉等高附加值产品,开拓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全面提升广西蓖麻蚕的产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推动木薯和蓖麻蚕产业共同发展的参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