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生物质垃圾取自成都市交桂巷菜市场的垃圾场,接种物为成都市长安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在中温35℃条件下,采用批式填料方式,研究不同有机负荷条件下渗滤液与其他生物质垃圾混合厌氧消化过程。首先,采用批式填料方式,运行渗滤液厌氧消化试验。结果表明:在整个第一次渗滤液厌氧消化过程中,渗滤液始终未产气。其主要原因是此次试验的渗滤液为“中老龄”渗滤液,可生化性较差,且渗滤液在存储过程中,已经过酸化阶段和产甲烷阶段。第二次渗滤液厌氧消化系统的pH一直维持在7.2~7.8之间,水解酸化和产甲烷化阶段都顺利进行,未受到抑制。最大日产气量为445mL,在试验第13天出现最大甲烷含量74%,累计产气量为2698mL,由此可见,厌氧消化产气效果良好,消化系统较稳定。然后,采用批式填料方式,分别在0.25gVS/L.d、0.50gVS/L.d、0.75gVS/L.d有机负荷条件下,对其他生物质垃圾和渗滤液进行混合厌氧消化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第一次批式混合厌氧消化试验中,0.25gVS/L.d、0.50gVS/L.d和0.75gVS/L.d三个有机负荷厌氧消化系统均未进入产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其累计生物产气量分别为436mL、1019mL和1375mL。第二次批式混合厌氧消化试验中,0.25gVS/L.d有机负荷混合厌氧消化系统运行较稳定,而0.50gVS/L.d和0.75gVS/L.d有机负荷混合厌氧消化系统不稳定,不能比较正常运行。在试验中后期,0.25gVS/L.d有机负荷VFA浓度下降趋势明显,顺利进入产甲烷阶段,而0.50gVS/L.d和0.75gVS/L.d有机负荷VFA浓度超过了系统内不产甲烷菌所能承受的限度,在试验周期内,未能进入产甲烷阶段,且酸化过程不可逆。在整个厌氧消化过程中,三个消化系统的氨氮浓度在1500mg/L左右内呈波动变化。同时,氨氮浓度与碱度的变化趋势有一定的相关性。由于0.50gVS/L.d和0.75gVS/L.d有机负荷未正常进入产甲烷阶段,所以只研究0.25gVS/L.d有机负荷的日产气量变化和气体成分含量变化情况。其中, CH4最高含量达到80.76%,平均甲烷含量为55.90%,累积甲烷产量为3886mL,累积产生物质气体3039mL。由此可见,有机负荷的选取将直接影响到厌氧消化系统的pH变化,从而影响整个厌氧消化系统的稳定性,阻碍消化反应顺利进行。因为只有在适宜的有机负荷条件下,才能够维持厌氧消化水解酸化阶段和产甲烷化阶段的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