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期的代表作家,被誉为“鬼才”小说家,一生创作了140多篇短篇小说和大量的文学评论、游记随笔等。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不论是历史小说还是现代小说,芥川龙之介通过其熟练的语言技巧,细致的心理描写,巧妙的情节安排,在表现和反映出人类复杂内心世界的同时,也再现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地狱变》正是其历史小说中的代表之作,评论界对于《地狱变》的作品分析主要有两个倾向:一、围绕“艺术至上”这一主题,结合作者芥川龙之介的经历,突出强调追求艺术的至上境界须不惜任何代价,放弃人间的一切道德和情感;二、以画师良秀的悲剧性的一生,揭露现实“地狱”的悲惨,通过善恶矛盾的冲突对立,揭露社会现实的残酷。此外,对于芥川龙之介的动物题材小说,中外学者也都有关注。就《地狱变》中“猴子”和“良秀”的研究探讨也不在少数,但是将《地狱变》中“猴子”和“良秀”的形象与西方文学理论相结合进行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本文试图通过考究芥川龙之介同哥特文学之间的渊源联系,引入哥特小说中“分身”这一表现形式概念,从全新视角探究芥川龙之介《地狱变》中“良秀”与“猴子”这两个形象之间的关系。首先,通过“良秀”与“猴子”的具体文本分析,考证这两个形象的内在联系和所蕴含的深刻意义,论证“良秀”的分身是“猴子”。其次,探索与作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通过结合具体历史背景、社会原因,分析“分身”的深刻社会历史涵义。第一章为本文序章,对芥川龙之介的作品《地狱变》的相关先行研究资料进行罗列,介绍作品《地狱变》以及哥特文学的起源、特点和历史背景,并对哥特文学中的“分身”这一概念进行阐释。其次,论述芥川龙之介同哥特文学的关联性,重点阐述埃德加·爱伦·坡这一哥特文学家对芥川龙之介产生的影响。最后,对本文论述的内容和意义进行综述,。第二章,首先分析考察《地狱变》中的猴子形象,通过小说的旁白以及作品中对良秀和女儿的描写,探索“猴子”和“良秀”之间的联系,经由具体的文本分析论证猴子是良秀的分身这一结论。最后,从二重对立和矛盾的选择这两方面论证“分身表现”的具体化效果。第三章,进一步分析作者与作品中人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考察《白》、《蛛丝》、《女人》、《河童》等一系列动物题材小说中的“分身表现”,探究芥川龙之介作品中存在的“分身”这一艺术手法的共通点。第四章,结合日本当时的人情风貌与社会现实,以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三次战役为重点,再现日本这一历史变革时期的历史背景,在此基础上探讨“分身表现”中蕴含的真正含义。探究“分身表现”与人性的复杂、作者自身以及当时的日本社会之间的联系。第五章是本论文的结论部分,主要有两点:1、阐释和归纳论文的观点和研究成果;2、反省本论文的不足之处,提出今后的课题和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