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坐骨神经痛通常是指由于某种原因的刺激和压迫导致沿坐骨神经走行及分布区的放射痛。主要表现为阵发性或持续性窜痛,夜间尤为明显,疼痛部位多自臀部向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背外侧放射。每遇咳嗽、打喷嚏等易使腹压升高的动作时,疼痛加剧。屈膝屈臀或向健侧侧卧休息后疼痛可减轻,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坐骨神经痛西医药治疗方面的进展较为缓慢。一般为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针对病因治疗,如腰椎间盘突出病人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常用止痛药,同时辅助应用镇静剂及维生素类药物。也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但常因副作用较大而难以坚持。坐骨神经痛,根据其临床表现,属祖国医学痹证范畴。中医认为针灸能促进经络气血的畅通,故我国以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历史悠久,针灸治疗的机理包括:改善神经的微循环、消除神经的炎症反应、影响镇痛的神经通路及递质、影响脊椎的生物力学等。近代许多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生理反应研究如:痛阈和耐受痛阈的变化。治疗前后的5-羟色胺(5-HT)、乙酰胆碱(ACH)和p-内啡肤(p-EP)的变化。电针对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的影响等均有报导。目的:通过针刺配合中药组与中药组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方法,实现常规方法的突破。方法:本研究根据循经和辨证的原则取穴采用针刺治疗,配以中药内服,设立治疗组(针刺配合中药组)与对照组(中药组),将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并设立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BRS-6行为评分、Fairbank JC腰痛病情评分表,分别对VAS积分、BRS-6积分、腰痛病情计分进行治疗对比。结果:①经卡方检验,两组疗效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56.67%明显优于对照组26.67%,总有效率治疗组80%明显优于对照组60%,因此,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②针灸配合中药疗法能显著降低根性坐骨神经痛患者VAS积分、BRS-6积分、腰痛病情计分,优于常规中药治疗的对照组;提示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能明显改善坐骨神经痛症患者的主观疼痛症状。③通过对病人的性别、年龄、病程,发病诱因、辨证分型、与疗效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性别、发病诱因、中医辨证分型、对疗效没有明显影响;年龄、病程则对疗效有明显影响。年龄大者、病程较长者治疗效果较差。结论:本试验研究表明,针刺配合中药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疼痛症状从而改善了其他症状并提高生活活动能力,优于中药对照组。通过对病人的性别、年龄、病程,发病诱因、辨证分型、与疗效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性别、发病诱因、中医辨证分型、对疗效没有明显影响;年龄、病程则对疗效有明显影响,年龄大者、病程较长者治疗效果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