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理性人假设发展起来经济学理论,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在解释并预测现代经济生活、设计现代经济制度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随着人们对于个体行为认识的不断加深,传统分析框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反思经济学的前进方向,并试图突破主流经济学的一些根本假设,从理论上对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做出变革。所有这些努力极大地增进了人们对人类行为以及社会经济现象的理解,但仍然不能令我们感到满意。因此,现代经济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基础理论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寻求新的关于人性的核心理论假设,这个假设必须符合真实性和理论有效性两个方面的要求。而要做到这一点,有必要进行思想史上的正本清源。一直以来,学术界尤其是经济学界一般都把亚当·斯密作为“理性人”这一经济学人性假设的始作俑者。因此,要打破“理性人”假设的统治地位要求我们回归该假设的源头,应该对斯密的思想进行进一步的挖掘。笔者认为,在斯密的全部思想中,被忽视掉的或者至少是被人们错置的是《道德情操论》中有关人类决策和行为机制的全面理解,以及这些观点对理解他的另一部重要作品《国富论》的重要性,而重建社会理论核心假设的密码就深深地隐藏在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一书中。本着这一理解,本文对该书进行了进一步的文本解读,集中对斯密关于行为决策的思想进行专门研究,梳理斯密个体行为决策理论背后的逻辑和内涵,进而对斯密的人性理论进行了重新定位。首先,笔者通过使用词频分布统计分析的方法初步推断,斯密道德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合宜性”,而非“同情”或者“旁观者”,后两者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斯密为了以“合宜性”概念为核心介绍自己理论而引入的工具性概念。接着,本文围绕“合宜性”概念,从合宜性的确定机制以及合宜性的内部化这两方面入手,对斯密基于“合宜性”的人类行为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阐释,进而对斯密意义上的个体形象进行准确把握,用现代经济学语言对斯密的人性观加以刻画。一个简单的行为实验表明,基于斯密人性观的理论模型对个体行为的把握比传统经济模型更加准确。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合宜性”概念为主线,对《道德情操论》一书中的各章内容进行了重新串联。笔者认为,此书的主要内容绝不是单纯讨论伦理学意义上的高尚美德,而是基于合宜性与德性,解释社会得以持存的背后的自发秩序。斯密在这本书中要解答的主题首先是:在放弃上帝及神权观念的支撑以后,“社会何以可能?”,然后才是“社会何以更好?”。通过这样的串联,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为何斯密在《道德情操论》第二次修订中要费劲心思,增加一个良心论的部分,并在之后的四次修订中都重点关注这一部分内容。笔者相信这种变化是实质性的,体现的是斯密思考的深入,是斯密在理论构建之中寻找确定性的重要一步,而这一步正是建立在合宜性的基础上。最后,本文运用《道德情操论》中的思想,对斯密另一部著作《国富论》进行了解读。笔者认为,斯密意义上的自然自由体系并不是完全的随心所欲,而是在不侵犯正义之法律的前提下,不受干扰地追求自身利益而自主自发地形成的分工与交换。而分工与交换,同样是合宜性的产物。斯密意义上的同情和利他,同样是基于自爱和合宜性权衡的结果。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是一只在合宜性约束下自我关照的手,每个人都按照自我关照的原则之指引去生活,却在对合宜性的遵守中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关照他人的效果,不知不觉中构建起了一个可能的社会。斯密的个体行为模型中,从未有过利他的、规范的以及道德的动机,若一定要说这些因素对人类行为产生了影响,也是因为其通过人类合宜性判断的心理机制,对人类的决策和行为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作为现代主流经济学核心假设的“理性人”,其实是在合宜性约束下进行自我关照的个体,这一人性假定在《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中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讲,“斯密问题”确实是不存在的。展望经济科学未来的前进方向,笔者认为,基于斯密合宜性理论而构建的个体行为理论以及社会秩序理论可以很好地联通既有研究中的大量证据和思路,为实现现代经济学诸多经验证据、模型的统合提供一条可行、并且一致的路径,并为我们把握人类决策的情感面以及基于此而生成的社会秩序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替代范式。同时,这样的范式,也能够较好地将伦理维度和情境维度纳入到经济分析的框架之中,经济学将会因此而获得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