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金标准为基础,规范多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MSCTP)的成像方法。方法:采用健康中国贵州成年小型猪16只为研究对象,以门静脉最佳显示层面为中心,在全麻下采用同层动态扫描方式行16层螺旋CT动态扫描,成像速度1帧/s,循环45次。运用灌注软件包分析,生成时间-密度曲线,获得门静脉强化峰值所对应的最佳显影时间点(TTP)。待动物体内造影剂代谢完全后,利用TTP,行MSCT门静脉血管造影(MSCTP),并使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多平面容积重建(MPVR),可以清晰显示门脉主干及属支,并测量门静脉主干及属支直径。采用DSA行间接门静脉造影电影采集,测量门静脉最佳显影时间及门脉主干、属支管径。对比分析MSCTP及DSA两种技术下测量门静脉系统最佳显影时间及管径。结果:(1)MSCTP与DSA门静脉TTP分别为39.73±8.27s与14.40±0.75s,MSCTP测得的TTP明显长于DSA(p <0.05),但二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749,p <0.05)。(2)MSCTP测得的门静脉主干管径(PVD)、肠系膜静脉管径(SMVD)及脾静脉管径(SPVD)分别为8.50±0.801mm、7.13±0.71mm、5.54±0.89mm,DSA测得的相应管径分别为7.65±1.17mm、5.74±1.05mm、5.03±0.98mm,MSCTP测定的相应管径值均高于DSA(p <0.05);但两种技术下测得的对应管径值具有良好相关性(r=0.700,0.624and0.958,respectively,all p <0.05)。结论:多层螺旋CT动态扫描可优化门静脉CT成像技术,MSCTP将有助于门静脉系统的形态学分析,为肝硬化门脉高压相关研究提供规范化MSCTP技术。目的:(1)探讨以CT动态增强扫描中门静脉强化达峰时间(TTP)为基础的在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规范门静脉成像扫描时间窗。(2)应用规范化门静脉成像,探讨门静脉系统管径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诊断价值。(3)分析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过程中门静脉系统管径与肝储备功能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使用健康中国小型猪16只,采用四氯化碳(CC14)制造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模型。实验动物正常(第0周)至自建模开始后第5周、第9周、第16周及第21周接受CT动态增强扫描,获得门静脉强化程度达到峰值时间,以此确定门静脉最佳成像时间,并以此为门静脉成像延迟时间行门静脉成像扫描,并测量门静脉主干管径(PVD)、肠系膜上静脉管径(SMVD)、脾静脉管径(SVD),同时统计分析上述参数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诊断价值。造模开始后第0、5、9、16、21周同时进行肝穿刺活检及肝储备功能生化指标检测。结果:(1)TTP在从肝脏正常进展到肝纤维化再到肝硬化病程中的变化规律:在实验动物肝纤维化与肝硬化发展过程中,门静脉达峰时间(TTP)随疾病进展逐渐延长(r=0.234; p<0.05),并在肝正常,肝纤维化及肝硬化中存在明显差异(p<0.05)。(2)肝纤维化与肝硬化的规范化门静脉成像时间临界点:CT规范化门静脉成像时间,肝纤维化期扫描延迟时间窗为约为40.5-47秒;肝硬化时延迟时间最短约为47秒。(3)规范化CT门静脉成像时间窗在肝纤维化及肝硬化中的应用:在实验动物肝纤维化与肝硬化发展过程中,PVD(r=0.613)、SMVD(r=0.424)、SVD(r=0.272)逐渐增粗,其中SVD增大最为明显(p<0.05)。(4)规范化门静脉成像门静脉系统管径与肝储备功能的相关性:SVD与肝储备功能各项指标均相关(r=-0.419、0.359、0.35,respectively; all p<0.05);PVD、SMVD与肝功能各项指标不相关或不完全相关。(5)在诊断肝纤维化ROC曲线中,仅SVD有诊断意义,其曲线下面积为0.883;PVD和SVD均对诊断肝硬化有意义,其ROC曲线下面积依次0.744和0.752,其中SVD曲线下面积较大(p <0.05)。结论:CT动态增强扫描获得的TTP有助于规范CT门静脉成像扫描时间窗,规范化门静脉成像SVD对诊断肝纤维化及肝硬化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