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疏离:图文之间

来源 :中央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k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文并置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艺术形态,从中世纪的圣经插图本,到现代的平面广告。很长时期内,文本为意义不明的图像提供了确定化信息,而图像则为抽象的文本提供了具体可感的形象,人们习惯了图文在指向性上的一致。但是,随着图像和文本在再现外在事物方面的符号性的衰弱,而自身符号自足性的增强,它们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也随之消解,越来越多的艺术家通过刻意营造图文之间的“疏离”(包括诗化、异化、矛盾等关系)以打破人们的认知惯性,建构超越图文之外的意蕴。本文正立足探讨图文“疏离”所营造的诗意空间(本文称之为图文之外的“第三维度”)。第一部分将集中分析图像与文本各自的符号学特性,以及传统的“图文一致”观念的形成,以及在现代符号学与美学研究的驱动下,该观念的逐渐瓦解;第二部分借助俄国什克洛夫斯基著名的“陌生化”文艺理论,结合现代图文关系的分类学研究,分析图文疏离的可能性,“第三维度”的形成以及图文诗人的出现;第三部分结合不同领域的艺术实践,试阐明图文疏离的内在逻辑与张力。
其他文献
在政策、产业和产业链等推动下,蜂窝物联网正在快速发展。针对某运营商规划建设物联网试点项目,在科学规划基站站址的基础上,以业务需求为导向,通过无线网络仿真软件的模拟计算,预测规划站点建成后的网络信号覆盖情况,从而按需灵活部署建设蜂窝NB-IoT室外宏基站,实现NB-IoT室外连续覆盖。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针对LEACH算法缺乏对网络中能量异构性的考虑问题,为延长网络稳定周期,均衡节点能量消耗,提出一种改进的分簇算法。算法充分利用高级节点的能量优势,在簇头选举阶段,优先选举
长期以来,中学生学习倦怠的问题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以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为基础的若干理论流派分别提出了自己的干预措施,但干预效果不甚明显,中学生的学习倦怠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