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益。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其在防风护岸、促淤保滩、物质生产、空气调节、净化环境、生物控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本文以珠海淇澳岛红树林群落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释放空气负离子、吸收重金属和生物控制三方面的生态服务功能。为建设我国较强生态功能的红树林供参考。经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无瓣海桑(Sonnerati aapetala Buch.-Ham.)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昼间变化表现为“V”型特征,最低值出现在12:00左右,秋茄(Kandelia candel (L.) Druce)和水黄皮(Pongamia pinnata (Linn.) Pierre)群落内的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昼间变化表现出相似的双峰曲线的变化特征,最高峰出现在10:00左右,峰谷出现在14:00左右,下午16:00空气负离子又开始上升出现次高峰。珠海淇澳岛红树林群落内空气负离子的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为夏、秋高于冬春,且夏季最高,春季最低。无瓣海桑、秋茄、水黄皮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年平均值分别为1249个·cm-3、1621个·cm-3、1379个·cm-3,秋茄群落释放空气负离子的能力要优于水黄皮和无瓣海桑群落。春、夏、秋、冬各季节,该保护区空气质量等级均为A级或B级,表现出优良的空气质量。珠海淇澳岛红树林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温度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性,即空气负离子浓度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2)三种红树植物对Cu、Hg、As、Pb、Cd元素的吸收,主要储存在不易被动物直接啃食的根部、树干和枝上,从而减少了向次级消费者提供重金属的可能性。五种重金属元素在细根的含量最高,且根部对这五种重金属的含量基本规律为细根>中根>大根。不同植物累积Cu、Hg、As、Pb、Cd元素的量不同,无瓣海桑对Cu、As,秋茄对Pb、Cd,水黄皮对Cu累积量最大。三种红树植物对土壤中Cu、Hg、As、Pb、Cd元素的富集能力,因不同植物种类、植物体内不同部位而不同。无瓣海桑的富集系数最大,秋茄的次之,水黄皮的最小,同时,根部的富集系数要大于树干、枝和叶。(3)三种不同林龄无瓣海桑林下互花米草的高度分别为183.51cm、69.22cm、47.50cm,其中3年生和5年生林下的高度只占到一年生高度的37.72%和25.88%,其密度分别为161株·m-2、75株·m-2、45株·m-2。当无瓣海桑生长3年后,其林下互花米草的密度只占到对照的46.48%。随着无瓣海桑树龄的不断增大、群落盖度的逐渐增强,其林下互花米草的频度、盖度和多度不断下降,特别是当无瓣海桑生长到3年后,效果相当明显,其频度、盖度分别只占到一年生的44%、55%,多度也得到显著的控制。当互花米草得到有效控制时,无瓣海桑林下大部分被本地红树植物老鼠簕取代。海桑林冻死后互花米草又开始入侵其林地,无论是其密度、株高、多度等均已达到很高的水平而且呈蔓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