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场调控水泥基材料的流变性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telie_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凝土的施工通常包括运输、泵送和模板浇筑等过程,不同施工过程对新拌混凝土性能的需求往往存在着冲突和矛盾。例如,混凝土进行泵送时,为了降低泵送压力和保证混凝土的稳定性,要求新拌混凝土具有较低的屈服应力、适宜的塑性粘度和较低的触变性,但当混凝土完全浇筑于模板中后,流动性较低、触变性较高的混凝土则有利于降低模板压力、提高施工效率。不同施工过程对混凝土性能需求的矛盾也存在于3D混凝土打印中。然而,当混凝土的原材料和配合比确定之后,拌合物的性能则很难按需进行实时调控,这限制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广泛应用。因此,为应对未来的各种挑战,应当改进施工技术或提出更加先进的性能调控方法。本文旨在全面系统地研究掺加磁性颗粒的水泥浆体在磁场作用下的流变行为,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探究掺加磁性颗粒的水泥浆体的典型磁流变行为,推导磁性颗粒在水泥基悬浮液中所受的磁场作用力及其移动速度;(2)探究不同水泥浆体基体、纳米Fe3O4颗粒的性质和磁场类型对水泥浆体在磁场下早期结构演变的影响;(3)表征纳米Fe3O4颗粒在水泥浆体中的团聚化,建立磁流变响应程度与纳米颗粒团聚之间的关系;(4)阐述磁场与剪切共同作用对纳米Fe3O4悬浮液结构发展与破坏的规律;(5)探究粉煤灰-水泥浆体和铝酸钙水泥浆体的磁流变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施加磁场会促使水泥浆体中的纳米Fe3O4颗粒发生移动并形成链或团簇结构,从而产生了微机械搅拌作用,破坏了水泥颗粒间的C-S-H链并释放出了絮凝结构中的游离水,导致纳米Fe3O4水泥浆体在刚施加磁场时立即表现出粘性流体行为。经过较长时间的磁化后,由于磁性链或团簇结构的相互作用以及水泥颗粒间C-S-H链的重新生成,水泥浆体具有更高的弹性固体特征。推导出的磁屈服参数能够表征纳米颗粒间磁场作用力与悬浮液粘滞阻力的相对大小,结合估算的纳米颗粒移动速度,能够作为表征纳米Fe3O4水泥浆体磁流变响应程度的指标。(2)当不掺加减水剂时,降低水灰比增加了弹性极限屈服应力和低剪切区的粘度,从而减弱了纳米Fe3O4水泥浆体的磁流变响应程度。当水灰比固定时,低减水剂掺量(0.2%和0.4%)的水泥浆体的磁流变响应不明显;对于掺加0.6%减水剂的水泥浆体,经过较长时间的磁化后可观察到轻微的磁流变响应。增加纳米Fe3O4浓度为磁性链或簇状结构提供了更多的可用纳米颗粒,从而提高了水泥浆体刚施加磁场时的粘性流体行为的强度和经历足够时间的磁化后的弹性固体特征。纳米Fe3O4的粒径主要影响水泥浆体在无磁场时的粘弹性,而施加磁场后水泥浆体的流变响应主要取决于纳米Fe3O4颗粒的结晶程度和磁性能。(3)较弱的磁场对纳米Fe3O4水泥浆体的早期结构演变影响较小;在足够高的磁场下,磁流变响应程度与磁场强度呈线性关系。当突然向静置的纳米Fe3O4水泥浆体施加磁场时,由于纳米颗粒的移动微搅拌作用,改善了水泥浆体的粘性流体行为;移除磁场后,浆体具有较高的储能模量增长率。在线性变化的磁场下,当磁场增加到0.5 T时,浆体的粘性流体行为比无磁场时更高;随后当磁场减小到约0.25 T时,由于悬浮液的粘弹特性和较高的磁场强度,纳米颗粒间的链或簇状结构保持完整且不断强化,储能模量急剧增加,相变角显著降低;随着磁场强度的继续降低,链或簇状结构逐渐分解,提高了水泥浆体的粘性流体特征。(4)采用图像处理技术将铁元素EDX图谱转换为铁元素个数的分布,定量表征了水泥浆体中纳米Fe3O4颗粒的分布。结果表明,施加磁场使纳米颗粒聚集成团簇结构,导致铁元素分布不均匀度上升。从铁元素EDX图谱中得到的变异系数(COV)能够表征纳米Fe3O4颗粒在水泥浆体中的聚集程度,其相对变化与浆体的磁流变响应程度存在着线性关系,可以作为定量评价纳米Fe3O4水泥浆体磁流变响应程度的指标。(5)经历磁场下剪切曲线测试后的水泥浆体,在磁场作用力和剪切速率梯度的共同作用下,纳米颗粒团聚在水泥浆体与上旋转平板间的界面上。在恒定低剪切状态下,当磁场阶梯式升高时,剪切粘度先迅速增加,后呈稳定增加;移除磁场后,剪切粘度降低到与无磁场时相同的水平。在线性增加的磁场中,当磁场从0 T增加到0.3 T时,由于形成的团簇结构较弱,剪切粘度的响应较小,而当磁场高于0.3 T时,剪切粘度开始显著增加。在线性减小的磁场中,由于变化的磁场能够促进团簇结构的形成,导致剪切粘度的响应更快,当磁场强度从0.75 T降至约0.63 T时,剪切粘度达到最高值。在多循环线性增加或降低的磁场中,剪切粘度的变化与过程无关。(6)对于球形粉煤灰,饱和磁化强度和磁性颗粒质量分数越高,浆体对外部磁场所表现出的磁流变响应程度越大;对于磁性低但形状不规则的粉煤灰,由于颗粒形态效应,其水泥浆体仍能具有较明显的磁流变响应。在相同体积取代量下,粉煤灰-水泥浆体的磁流变响应程度与粉煤灰的饱和磁化强度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施加磁场对铝酸钙水泥浆体弹性固体行为的改善远高于粘性流体特性,且由于较高的磁性颗粒质量分数,其能对外部磁场快速响应。施加磁场能够改变静置或流动状态的掺加磁性颗粒的水泥基材料的流变性,可以根据实际性能需求主观可逆地调控同一水泥基材料的触变结构和流变性能。
其他文献
救护车作为以“追赶生命时间”为导向的特种车辆,常面临紧急制动、加速、转向避让等紧急工况,容易导致患者(尤其是心血管和重危患者)出现恶心、眩晕、颅内血压增高等不良反应,进而造成二次伤害甚至死亡;同时,车身姿态的不稳定妨碍了车内医护人员实施紧急救护;此外,现代重症监护型救护车车内配备了大量的紧急救治器材和监护检测设备,提高了车辆整备质量和质心高度,使得行驶过程中不稳定的车身姿态进一步加剧。悬架系统是车
学位
电力电子变换器因其可控性强、动态响应快、灵活高效等特点成为现代电网中电能变换的核心设备,在发电、输电及用电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因而多变换器接入型的电网将成为未来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变换器复杂控制环节与系统中无源元件及其它变换器之间的交互容易导致系统出现失稳问题,威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随着大规模、多类型变换器的接入及系统运行环境和工况日益复杂化,多变换器系统稳定性的问题将更加突出。因此亟
以醚菌酯和肟菌酯为先导化合物,利用中间体衍生化法将苯并呋喃环、嘧啶环和1,3,4-噁二唑环等具有广谱生物活性的片段引入到2-甲氧亚氨基苯乙酸甲酯的侧链,设计合成了(E)-2-[2-(芳氧基甲基)苯基]-2-(甲氧亚胺基)乙酸衍生物(A和B)、(E)-2-[2-嘧啶氧甲基苯基]-2-(甲氧亚氨基)乙酸衍生物(C和D)和(E)-2-(甲氧基亚氨基)-2-(2-((((5-(芳氧基甲基)-1,3,4-噁
正交各向异性和横观各向同性层状结构是工程中最为常见的层状结构,例如复合材料层合板、蜂窝夹层、压电器件和芯片结构等。由于大部分层状结构都具有单层厚度较薄的特点,且受到层与层之间界面效应的影响,这使得在载荷作用下的层状结构内部层与层之间的力学行为会相互影响相互耦合,最终在结构中形成了复杂而难以求解的弹性场。而对于压电器件这种多场耦合问题,除了以上的难点,还需要进一步考虑耦合场的耦合效应,这便进一步增加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农村劳动力日渐短缺,杂交水稻制种成本居高不下,因此实现杂交水稻制种的机械化成为了杂交水稻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已研发出多套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体系,如基于父母本之间粒型、粒色、除草剂敏感差异的杂交稻机械化制种技术,但是目前都尚未实现大规模产业化。本研究设计了以通过叶绿体转化构建的质体荧光标记为基础的杂交稻机械化制种的技术方案。首先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提高叶
学位
棉花黄萎病是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典型维管束病害,严重威胁着棉花的品质和产量,素有棉花的“癌症”之称。当前,天然陆地棉中几乎不存在高抗黄萎病的种质资源,一旦病原菌进入植物体内便无有效的治疗措施。基因工程是提高棉花自身抗病性的潜在手段,然而高效抗性基因的缺乏限制了棉花抗黄萎病工程的发展。球孢白僵菌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杀虫真菌。除能够致死昆虫外,球孢白僵菌还能与植物互作,抑制真菌病害的发生,因此逐渐成为挖掘植
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 Sources,RESs)装机比例日益增长,其出力存在的不准确性及预测存在的难度给电力系统频率稳定带来了巨大挑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RESs的输出具有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的特征,这种特征将导致电力系统中供电与负荷的不平衡增加;2)RESs对部分常规发电机组(Conventional Generator Units,CGUs)进行了替代,降低了电
阻尼装置在土木工程结构的振动控制中有极大的需求,无论是消能减振、隔震还是调谐减振,都需要高性能、高可靠度的阻尼装置。电涡流阻尼器是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阻尼装置,与常用的粘滞流体阻尼器相比,它性能稳定,耐久性好,在机械工程领域已有应用,但是由于其耗能密度低,在土木工程领域的推广进展缓慢。湖南大学陈政清团队2006~2010年期间的研究,发明了双层板式电涡流阻尼单元,解决了电涡流阻尼在大型调谐质量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