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楸树(Catalpa bungei C.A.Mey.)系紫葳科(Bignoniaceae Juss.)梓树属(Catalpa Scop)落叶大乔木,高可达30 m,胸径1 m多,是中国珍贵的优质用材树种和著名的园林观赏树种。楸树在国际上用材均被列入一类材种,可营造间作林、用材林、防护林,树形伟岸,花色美,叶浓郁,素有“木王”之称。楸树由于自花授粉的不亲和性,往往开花不结实;即使不同无性系混栽在一起,经昆虫传粉能够结实,但结实很少,种子发芽率很低,实生繁殖较为困难。楸树为难生根树种,扦插繁殖成活率低,且现有的有关扦插技术因操作要求高,或需要设施条件,或费工费时成本高,不易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埋根繁殖虽比较容易,但埋根繁殖因其繁殖材料相对较少,客观上制约了繁育的规模。采用嫁接繁殖的方法时,首先要培育砧木,目前砧木培育多采用梓树播种育苗方式,但播种后至少需2年才能达到嫁接砧木所需粗度,存在砧木培育生产周期长的缺点。综上方法都不能更好地解决对楸树的快速繁育问题。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在人为控制范围内,以较短的周期大量繁殖种苗。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速度快和产量大。本试验以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鲁楸1号”新品种为试验材料,系统的研究了楸树组织培养技术的各项关键技术,筛选出了最适楸树各阶段生长培养的激素配比、最适生根培养基及激素浓度、以及炼苗时间和生长基质,成功的为新品种建立了高效快繁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筛选出了‘鲁楸1号’最适合接种的外植体和最佳消毒方法:最佳的外植体为水培后萌发嫩芽,最佳消毒方法为先用自来水冲洗30 min,而后在超净工作台上75%酒精消毒30 s、无菌水冲洗3~4次、0.1%氯化汞浸泡4 min,最后再用无菌水冲洗3~4次,此方法下,外植体的污染率仅为5%,褐化率为0,萌发率可达95%。2、本试验在启动培养中运用正交试验的方法,以培养基、细胞分裂素以及生长素作为三因素,同时设置三个水平,确定了初代培养的最佳培养配方为:MS+6-BA 0.50mg/L+IAA 0.15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pH值为5.8~6.0。培养30 d后诱导芽个数高达3.30,芽长为1.55。由于外植体的褐化现象与外植体本身基因型以及木质化程度有关,适当活性炭的添加会吸附导致褐化现象出现的酶类,试验选用添加活性炭的方式来降低褐化率,当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1.00 mg/L时,可降低外植体启动过程中的褐化现象。3、增殖阶段运用正交试验,选用培养基、细胞分裂素6-BA和生长素NAA最为三因素,将不同培养基以及6-BA和NAA的不同浓度设置三个水平,确定了继代增殖培养中最佳培养基配方为:N6+6-BA0.8 mg/L+NAA0.10 mg/L,不定芽增殖系数最高6.20,组培苗长势良好,植株叶片鲜绿。4、生根阶段选用三种不同的基本培养基、细胞分裂素6-BA的不同浓度以及生长素NAA、IBA的不同浓度进行配比试验,筛选出生根阶段最适合的培养基与生长素配比:1/2MS+NAA0.5 mg/L+6-BA0.10 mg/L。平均生根数达12.50,生根率达100%。且发现当细胞分裂素浓度高于生长素时,植株更趋于长芽,相反则更利于生根。5、炼苗移栽:炼苗7 d,移栽基质为珍珠岩:蛭石:泥炭=1:1:1最为适合移栽,移栽后组培苗成活率90.1%,平均苗高也可达5.3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