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川滇地块作为我国现今构造活动最为强烈的地区之一,新生代以来,受印度板块不断向北推挤碰撞亚欧板块以及高原物质向东侧向蠕滑作用导致川滇地块边界断裂持续应变积累,在空间上限制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破坏性地震的发生。一直以来,对于川滇地块边界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形变、滑动速率和古地震研究工作一直是活动构造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2008年汶川地震后,通过对东部边界断层系统的活动构造变形进行了大量研究,对该断层系
【基金项目】
:
巴塘1:1万城市活断层探查项目(5133202019000148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022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41006):黄河流域地质地表过程与重大灾害效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滇地块作为我国现今构造活动最为强烈的地区之一,新生代以来,受印度板块不断向北推挤碰撞亚欧板块以及高原物质向东侧向蠕滑作用导致川滇地块边界断裂持续应变积累,在空间上限制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破坏性地震的发生。一直以来,对于川滇地块边界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形变、滑动速率和古地震研究工作一直是活动构造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2008年汶川地震后,通过对东部边界断层系统的活动构造变形进行了大量研究,对该断层系统破裂历史的时空格局有了初步认识,而针对块体西边界断裂的研究工作则相对匮乏。巴塘断裂作为川滇地块西边界金沙江断裂带内部最为活跃的右旋走滑断裂之一,沿线发育的多处地表强烈形变特征以及频发的强震都指示出该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性已不容忽视。然而,对于巴塘断裂长期尺度上的古地震结果目前仍是空白,且针对断裂的定量化速率的研究也较为匮乏。长期以来,川滇地块西边界地震破裂的模式和行为尚不明确,给青藏高原东南部地震灾害评估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对于我国目前正在建设的西部高铁和铁路而言,查明沿线断层的活动性并恢复该地区强震的复发序列尤为重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以川西巴塘断裂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地震地质调查、无人机地形测绘、遥感影像解译和浅层地震勘探等手段查明巴塘断裂的具体空间展布情况,首次将其划分为三段:北段(莫西-黄草坪)、中段(黄草坪-茶雪村)和南段(茶雪村-莽岭),并对人口密集的断裂中段表现为三条右行右阶排布的分支断裂的具体展布情况进一步限定得到中段北支、中段中支和中段南支。随后,我们结合前期调查结果选取合适的具有水平线性位移特征的断错地貌面对巴塘断裂的位移速率开展定量化研究工作。利用黄草坪北部山麓洪积扇处的废弃冲沟断错测得巴塘断裂右旋走滑速率为(5.2±0.3)mm/a;利用巴塘县城莫曲河二级阶地侧缘陡坎位错计算得到断裂右旋走滑速率为(6.4±0.3)mm/a,综合两地实测结果得到巴塘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平均右旋滑动速率约(5.8±0.3)mm/a,并认为其在板块构造运动和青藏高原物质向东侧向挤压的过程中可能逐渐替代金沙江断裂带北段吸收了部分运动势能。同时,我们基于高分辨率DEM寻找合适的古地震探槽开挖地点并结合年代学手段和浅层地震勘探技术开展巴塘断裂古地震研究工作。通过对黄草坪开挖的两个探槽进行解译,共识别出三次古地震事件,发生时间分别为E3:4466-4282 cal BP、E2:3570-3264 cal BP、E1:1283 cal BP-现今,且最近一次地震事件存在较大可能性为1870年巴塘M7~1/4级地震。可见巴塘断裂中段的古地震事件似乎在时间上不是均匀间隔的,并不满足大震复发的准周期模式。此外,我们还基于物探剖面资料建立巴塘断裂在黄草坪段的深部几何结构模型,认为巴塘断裂在此处应具有多条倾斜走向的分支断层以花状形态延伸至地表,这些分支断层在晚第四纪存在较强活动,并在深处弯曲并合并为一条向东倾斜的斜滑巴塘断层面。通过对巴塘断裂中段黄草坪地表最新小陡坎的垂直位错量进行频率统计分析,得到巴塘断裂单次同震垂直位错量约1.1 m,估算单次同震水平位错量约2.8 m。利用矩能量和矩震级公式计算得到巴塘断裂在未来具有发生7.3~7.5级强震的可能性。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视觉研究的深入,三维重建技术在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移动机器人导航等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基于多视图的三维重建技术具有成本低、易于操作等优点,相比其他三维重建方法具有更广泛的应用价值与研究意义。同时,语义分割算法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将如何利用二维语义信息生成带有语义理解的三维模型作为研究重点。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基于特定语义的多视图三维重建方法。该方法利用传统的低层次信
随着全球经济迅速发展,企业经营范围不断扩大并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为了寻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管理层必须从高复杂性的多项目环境中选出最适合企业战略需求的项目组合。然而,随着可行备选项目的增多,以及项目间关系存在导致的级联失效现象的产生,如何基于企业战略目标选择最优的项目组合,已成为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网络级联失效的项目组合选择模型,为企业选择项目组合提供指导。首先,本文分析了项目组
高强度铝合金断裂行为的准确预测是断裂领域的研究重点。由于微观组织结构的非均匀性、缺陷的复杂影响以及加工/测量过程中的误差,致使同组试样的断裂应力呈现较大的分散性。本论文以7075-T651铝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紧凑拉伸试样,针对金属材料的断裂机理及预测概率模型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考虑断裂分散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金属材料抗拉强度和断裂韧性的预测概率模型。通过力学模型分析,研究裂纹尖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道路上违规行驶的车辆给交通环境的治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采用自动化交通异常事件检测技术进行交通异常预警,可以减少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对于改善交通运行环境以及减少交通事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有监督的异常检测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数据进行标注,而且只是对特定的异常行为建立精准的行为模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然而基于无监督的异常检测方法不需要对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及工业废水排放量的日益增加和污水排放标准的逐步提高对传统污水脱氮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探究更为高效的脱氮技术在污水处理研究领域备受关注。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Heterotrophic nitrification-aerobic denitrification,HNAD)菌能够在好氧条件下通过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将氨氮(NH4+-N)转化为含氮气体,并同时完成有机物的去除,使其在污
长期以来,签派员在制作飞行计划时额外油增加比较主观,没有客观统一的标准。本文试图分析历史METAR天气报文和航班运行耗油之间关系,从而建立一套数学模型来确定不同天气条件下的额外油标准,达到在确保安全裕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少加额外油,减少“油耗油”进而降低公司航油成本的目的。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也是党中央一直以来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三农”为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重视。尤其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重大场合和会议上就“三农”问题进行阐述。立足新时代,面对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复杂形势以及农业农村落后的现实难题,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自此,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有了新的方向,农民对于美好
“十四五”期间内燃机仍然是主流动力,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寻找清洁替代燃料也刻不容缓。桐油作为非食用植物油,由于粘度较大会造成内燃机活塞环粘连和积碳等问题,与柴油和醇类燃料混合使用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式。本文将桐油与柴油和正丁醇直接混合,配制了桐油-柴油-正丁醇混合燃料(D90B10、D80B20、D70T10B20、D70T20B10和D60T20B20),基于定容燃烧弹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