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大量动物与临床实验研究表明,脑卒中的发生与发展与脑循环动力学参数的异常变化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准确无创地检测脑循环动力学参数对于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脑血管疾病治疗措施和疗效的客观评价以及脑循环的生理、病理学研究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针对现在脑循环动力学参数检测中颈动脉管径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改进,将原来使用的A超改为B超,同时为颈动脉B超图像设计了自动检测管径宽度的算法以及软件处理流程,主要采用了图像分割、图像形态学处理等方法进行预处理,根据颈动脉B超图像的特殊性设计了自动计算血管管径的算法流程。实验证明,本处理方法能够更为直观、有效地得到颈动脉管径宽度,现已应用于KF6000脑循环分析仪的开发应用中。目前临床上用于反映脑循环功能的动力学参数多达十几个,所表征的意义和说明的问题往往需要根据多个参数的变化综合分析才能得到。本文通过对与脑循环功能相关的12个血液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应用主成分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并在临床上进行检验评价,得到能够较好反映脑循环总体功能的一个综合指标,有望极大方便临床医生解读分析报告。根据脑循环的生理特点,本文首次将血液动力学中的能量指标引入到颈动脉-脑循环系统中,用以检测动脉系统的效率。经临床实验,我们发现右侧脑梗患者的右侧颈动脉各能量指标均与正常人有着显著差异,脉动能与总动能的比值显著增大,同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系统效率也明显低于正常人。由于已有的血液动力学参数无法反映这些血液能量方面的变化,该能量指标有望成为当前临床上较常用的脑循环血液动力学指标的有益补充。目前针灸治疗中风的机理尚不明确,现已有许多关于针灸作为脑血管疾病康复辅助手段的临床研究所得到的结论也并不一致。本文通过对脑梗患者在接受蔡氏头排针针刺治疗前后颈动脉处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能量指标进行分析,发现蔡氏头排针治疗能明显提升颈动脉处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改善患者的微循环状况。经治疗后,颈动脉系统的血流动能效率有所提高,但总能效率无显著变化,具体原因以及针刺的长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