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阳是我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7200多年的历史为城市积蓄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城市转型期空间品质亟待提升和历史文化名城特色风貌塑造的背景下,如何发掘并延续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质是本研究的出发点。1898年以来的百余年是沈阳城市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现状城市历史文化空间形成的主要时期。历史文化空间以其历时性和共时性为特征,在形态上表现出一定的时空属性和结构特点。因此,为了城市历史文化空间的格局延续和良性发展,更需要客观科学地梳理这一时期历史文化空间的形态发展演进过程,明晰影响历史文化空间形态演变的动力因素和作用机制,并以此为契机,为下一步城市历史文化空间的发展提供有益思路。在认清城市历史文化空间概念以及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学者已有的城市空间形态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笔者提出本文近现代沈阳历史文化空间形态的研究体系:采用GIS技术、历史地图转译法、图示分析法等,从宏观层面上对沈阳历史文化空间的形态进行历时演进分析,先横向分析各个阶段的历史文化空间形态特征,包括历史文化要素点的类型特征、分布情况以及历史文化轴线、历史文化核区呈现的特征,总结影响其形态变化的动力因素;再纵向比较探寻历史文化要素点的兴衰、历史文化轴线的调整以及历史文化核区的转移,总结近现代沈阳历史文化空间形态演进规律和动力机制。对近现代沈阳历史文化空间形态演进过程分析以传统城市的历史文化空间形态分析为研究基础,对近代历史文化空间的兴起(1898-1948年)、建国后历史文化空间规划发展(1949-1978年)、新时代历史文化空间的保护更新(1979-2010年)三个阶段的形态变化进行重点分析。传统城市的历史文化空间要素点呈现出明显的以皇宫为核的单中心分布,井字型历史文化轴线、郭圆城方、八门八关的空间结构是封建集权统治的集中体现,是传统礼制思想与满族文化特色的结合;近代化过程中的沈阳城市在权力争夺背景下呈多版块的拼贴结构,西方文化的传入使历史文化要素的类型更加丰富多样,西式教堂、公园、广场等逐渐成为城市的新的活力点,铁路的存在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方城、奉天驿和北市场三个主要的历史文化核区空间肌理呈现出中西方文化碰撞下的形式异化;建国后工业城市的历史文化要素不断增加,区块分化的特点明显,在计划经济制度影响下在东西方向呈现出明显的延展结构,有强烈的人治化特色和深深的工业印记;新时代历史文化空间的保护更新愈加受到重视,历史文化要素多元共生,历史文化空间结构也趋于稳定,在城市规划的影响下呈圈层式发展。梳理近现代沈阳历史文化空间的形态演变进程,可以总结出以下四点规律:历史文化要素点功能变化主导形态演变,历史文化轴线具有较强的延承性;历史文化核区从单一向多元发展;整体格局呈现多样化共生的发展趋势。综合各阶段影响历史文化空间形态的动力因素及其作用,进一步归纳出影响沈阳历史文化空间形态演进的动力机制,即以自然环境为载体、政治政策主导牵引、城市经济提供支撑、交通技术侧向助推、社会文化濡染催化。最终,基于当下沈阳历史文化空间要素丰富但活化利用不充分、历史文化轴线尚存但场所氛围不明显、历史文化核区多元但风貌特色不突出等特征问题,结合近现代沈阳历史文化空间形态演进规律和动力机制对沈阳历史文化空间的发展进行预判和思考,进而从构建多层级历史文化空间规划编制体系、整体调控促进生态人文的有机融合、植入文化触媒带动核区文化和经济进步、提高社会参与度保证历史文化资源的良性存续四个层面提出优化发展策略,以期为沈阳城市的历史文化空间发展提供一种可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