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逐步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思想,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可以看出,党中央已经开始把社会建设作为一项重大工程放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日程当中了。社会建设是我国在新时期提出的崭新理论,是在继我国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之后必须紧跟上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从大的层面来看,社会建设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和系统,它涉及到社会的多方面内容,包括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建设、社会机制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等等,但是,在看到整体的同时不能忽视部分的作用,因为细节是整体效果的保证。同理,从微小层面入手,从最基础的社区入手,社区作为社会的细胞,是社会建设的基础路径和切入点,它与社会建设的有机结合对于促进中国社会建设的长远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城市社区建设作为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对城市社会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所起作用举足轻重,而城市多民族社区作为城市社区一种特殊类型,它的稳定与发展,对于城市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繁荣发展更有着直接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体制的改革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大量从边远的民族地区涌向大城市,他们分散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里,与城市的汉族居民一样在城市里生活和工作,久而久之这些城市角落因其共同的地缘、紧密的经济生活和多元民族文化的交互作用,逐渐演变为具有民族特性的区域型社会,从而催生了城市多民族社区。特别是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等大型城市的城郊结合部、次中心城区以及部分工业开发区最为典型,这种城市多民族社区的出现虽然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城市社区发展的进步,但是与此同时它使得城市民族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和敏感,并且渗透到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那么如何搞好城市多民族社区的建设已经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实践课题,它的解决对于我们践行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目前,学术界对于这类新型社区的研究相对较少,深度和广度还亟待加强,深入了解城市多民族社区发展中的情况和难点,对于我们更好的制定相关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笔者试图从政治学的视角出发,交叉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以及民族学和社会学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将城市多民族社区建设放入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中展开研究,通过一个社区案例——成都市浆洗街社区进行剖析研究,在对社区民族的人际关系与交往情况进行摸底的基础上,对近几年此社区在构建城市和谐民族社区上所做的努力和探索进行总结,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城市少数民族聚居社区发展中的影响因素和难点问题,以此为基寻求城市多民族社区和谐构建的有效路径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这既可以为当地社会发展提供参考,也可以为其他城市多民族社区的和谐构建提供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