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的相关利益,我国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的发放行为进行了限定与要求,甚至有明确规定要求申请上市的公司必须在公司章程中对其成功上市后的现金股利进行承诺。有事实证明,上市公司在进行现金股利承诺后往往会选择发放高于承诺比例的高额现金股利。对于以往不勤于发放现金股利的中国上市公司,高额现金股利政策的频繁出现值得关注。在目前存在的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控股股东对它们的控制作用,通常情况下控股股东就是上市公司作出财务决策的主体,其对高额现金股利政策影响推动机制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相关政策的引导作用促使控股股东倾向于高额现金股利政策;另一个是为自身利益挖掘“渠道”,从而倾向高额现金股利。因此,本文就我国上市公司是否存在控股股东利用高额现金股利政策进行利益侵占的问题,以及相关部门出台的关于引导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政策通知能否有效解决该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本文从相关政策的颁布出发,选取现金股利承诺指标来衡量高额现金股利,以控股股东的产权性质、两权分离程度以及持股比例作为控股股东特征变量,分别采用二元逻辑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控股股东性质对上市公司高额现金股利分配倾向与分配力度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存在控股股东利用高额现金股利政策进行利益侵占的行为,而且其侵占倾向与侵占力度随着控股股东的经济性质、两权分离程度以及持股比例的不同而不同。同时研究结果还表明,相关部门出台的关于引导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相关政策可能会导致控股股东利益侵占问题。最后,基于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了加大政策执行情况监管力度以及加强公司内部相关管理力度的指导建议,积极探讨了上市公司预防控股股东侵占中小投资者合法利益的有效手段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