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丹参方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硬化的临床证据及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机制研究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zhiyou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硬化的中医证候构成及分布特点,通过Meta分析,明确复方丹参方治疗冠心病及颈动脉硬化的临床疗效,同时研究复方丹参方有效组分是否能够改善低剪切力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及其作用机制,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开辟新思路。
  方法:1.中医证候分析:收集106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硬化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分析颈动脉彩超、血脂等客观指标与各证型的相关性。2.Meta分析:通过计算机检索和文献筛选,从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收集复方丹参方治疗颈动脉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采用RevMan5.3软件对复方丹参方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3.复方丹参方抑制内皮功能紊乱: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以低剪切力诱导细胞损伤,采用复方丹参方有效单体成分中,人参皂苷Rg1(Rg1)-三七皂苷R1(R1)-原儿茶醛(PCAD)三者组合干预细胞,观察其对细胞形态、功能的影响。4.复方丹参方抑制内皮损伤的作用机制:采用向HUVECs中转染短干扰RNA(siRNAs)的方式抑制机械敏感型离子通道Piezo1的表达,观察沉默Piezo1后Rg1-R1-PCAD保护内皮细胞作用的变化及作用机制。
  结果:1.中医证候分析:在单一证型分布情况统计中发现血瘀证出现频数最高(65例,61.32%)、其次为气虚(42例,39.62%)、痰浊(35例,33.02%)、气滞(27例,25.47%)、阴虚证(27例,25.47%)。且患者颈动脉彩超客观指标中最大斑块面积、内膜中层厚度和血脂指标中的血清总胆固醇主要与血瘀、痰浊有关。2.Meta分析:共纳入文献16篇,1804例患者,结果表明在临床疗效方面,复方丹参方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RR=1.25,95%CI(1.19,1.31),Z=9.05,P<0.00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改善血脂指标、内膜中层厚度、血浆黏度、TBX2上具有优势,有统计学差异。3.复方丹参方抑制内皮功能紊乱:HUVECs经4dyn/cm2大小的低剪切力诱导24h后,细胞的排列方式及形态发生改变,同时引起内皮细胞功能障碍,Rg1-R1-PCAD能够有效改善细胞形态及功能障碍,发挥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4.复方丹参方抑制内皮损伤的作用机制:Rg1-R1-PCAD拮抗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因Piezo1的沉默而缺失,故Rg1-R1-PCAD保护HUVECs的作用机制与靶向调控Piezo1,进而激活PI3K/AKT通路有关。
  结论:临床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患者的主要中医证候为“血瘀证”,复方丹参方在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硬化上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其有效组分Rg1-R1-PCAD可以改善HUVECs由低剪切力损伤引起的功能障碍,作用机制与靶向调控Piezo1,进而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其他文献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是一类能高度增殖和自我更新,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目前,已在人、小鼠、大鼠、兔、猪、牛和羊等物种进行了研究,证明该类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能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心肌细胞、脂肪细胞、肝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等多种成体细胞。另外,研究还发现BMSCs转染效率较高,是一种理想
学位
目的:通过观察癌痛散联合氨酚双氢可待因片对气滞血瘀型肝癌轻中度癌痛的临床疗效,来探究癌痛散的作用机理,为中医外治法治疗癌痛提供临床资料。  方法:选取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癌痛散外敷联合氨酚双氢可待因片组)和对照组(单纯口服氨酚双氢可待因片组)各30例。7天为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数字评分、止痛起效时间、疼痛持续时间、爆发痛次数、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等六项指标变化
学位
目的:观察清胃愈糜颗粒对脾胃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有效、安全、简便的中药治疗方案。  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化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清胃愈糜颗粒口服,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和复方铝酸铋颗粒口服,疗程4周。若幽门螺杆菌(HP)阳性者均给予四联疗法抗菌2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胃黏膜糜烂程度、HP等指
目的:通过对清心助阳方治疗中老年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心火旺、肾阳虚型的临床观察,探讨清心助阳方治疗中老年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老年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提供有力的临床依据。同时对中老年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心火旺、肾阳虚证诊断量表进行反应度测评,为中老年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证候量化诊断及疗效判断提供较好的帮助。  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心火旺、肾阳虚型中老年女性膀胱过度活
目的:观察扶正保元方联合Stupp方案治疗气阴两虚型术后高级别胶质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病例均来自就诊于山东省立医院放疗科以及中医科后准备接受放化疗的术后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共纳入了73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接受Stupp方案治疗,即同步放化疗以及替莫唑胺辅助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扶正保元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影像学资料,KP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以及不
学位
目的:对绝经后女性开展中医体质问卷调查、DEXA骨密度测定,并检测OC、P1NP、β-CTX等血液指标,收集中医体质类型、骨密度及骨代谢血液指标等研究资料,探讨绝经后女性中医体质类型与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相关性,从而明确中医体质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联系,阐明中医体质影响骨密度的机制,本研究旨在为中医药“辨体调病”治疗PMOP提供理论依
目的:1.通过观察补肾活血汤对慢性心衰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验证原方的临床价值;初步探讨补肾活血汤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机制,为原方治疗慢性心衰提供客观的临床诊疗依据。2.基于代谢组学的方法,探求补肾活血汤治疗慢性心衰肾虚血瘀证的作用机制。  方法:1.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符合要求的70例慢性心衰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中药+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2个月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
学位
目的:观察糖络方治疗气虚热毒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探讨气虚热毒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病机,进一步探讨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机制,并评估安全性,以发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  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于潍坊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辨证分型符合气虚热毒型消渴并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1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病人均为50例。在给予生活方式干
目的:通过运用中医“未病先防”的治未病重要思想,化疗前3天开始服用加味理中汤(临床经验方),进行中药干预,观察并评价加味理中汤预防肺癌化疗后副反应的临床疗效,试图为化疗后副反应的防治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法,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方法:选择青岛海慈医院肺病科2017年12月份至2019年12月份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肺腺癌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原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