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滨河区兴衰史在一定程度也是是城市的发展史。城市因河而生,借河而兴。城市滨河区与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城市的发展,游憩成为现代城市的四大基本功能之一,城市滨河区作为重要的公共空间亟需承载这项使用功能。在世界范围掀起一阵更新复兴滨河区的浪潮,历尽沧桑,几经修葺,滨河区成为城市人们呼吸新鲜空间,享受灿烂阳光的现代公园。但是总结近30年来国外滨河空间发展过程和项目开发特点,其研究重点从空间形态的塑造——美化——历史文化保护——环境净化——整体生态修复等上升到以人为主体的关注,并且广泛的渗透了社会学、文化学、生态学、时间与空间以及人的各种行为研究等多领域学科的知识[1-2]。人在环境中的行为特点和人在使用空间时的心理需求,滨水游憩空间是否能成为人们的生活场所,充满活力成为在滨水区开发中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对于国内外滨河区开发实践的成功案例进行研究分析,以相关环境行为学、游憩学为研究基础,以人的游憩行为为入手点,得出提升滨河游憩空间活力的途径。通过对于东风渠滨河游憩空间的使用情况调查,应用前面提出的提升活力途径,针对东风渠滨河游憩空间的使用,提出改善的相关建议。通过以上的分析,得出以下四个结论:第一,通过和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及国内大城市的滨河游憩空间开发利用程度相比,郑州市滨河游憩空间具有相当大的开发潜力。第二,针对郑州市滨河游憩空间存在的问题,应进行POE理论进行评析,并充分发挥城市开放空间的游憩作用,促使其功能类型向人性化、和谐化的阶段发展。第三,郑州市滨河游憩空间应科学规划,统一管理,并融合整体性、预见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原则,逐渐发挥城市滨河空间的生态、社会、经济、文化的综合作用,为郑州打造出郑州的碧水蓝天、灵活活力的滨河游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