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最近的十余年里,随着我国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早期投运的大量机组故障率高、性能劣化严重、能效水平下降等运维问题突出,同时风电产业也在向着高质量方向发展。对机组的能效状态进行合理准确的评估,有助于实时掌握机组的能效运行状况,通过合理的运行措施以保证其始终在较高能效状态下工作,一方面提升机组的发电能力,另一方面也对故障预防、技术改进等提供有效的指导信息。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探索研究出一套适用于风电机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最近的十余年里,随着我国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早期投运的大量机组故障率高、性能劣化严重、能效水平下降等运维问题突出,同时风电产业也在向着高质量方向发展。对机组的能效状态进行合理准确的评估,有助于实时掌握机组的能效运行状况,通过合理的运行措施以保证其始终在较高能效状态下工作,一方面提升机组的发电能力,另一方面也对故障预防、技术改进等提供有效的指导信息。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探索研究出一套适用于风电机组能效状况评估的方法为目标,首先对影响机组能效的各种因素展开系统、细致的研究,充分了解其是如何影响机组能效水平的,以及影响程度有多大;然后以机组的运行数据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合理选择了与机组能效状态有着密切联系并且容易测量的18个参量指标作为后续研究的基石;接着对机组运行数据进行预处理操作,消除温度的影响,而后根据标准条件下的折算风速划分工况,确定各工况下各个指标参数的最佳运行区间,以便后续能效状态评估使用;之后针对模糊综合评估方法中客观赋权的要求以及状态等级隶属程度的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权重和三角云模型的综合能效评估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比较,表明其相比一般的传统确定性隶属度函数的评估方法,在满足模糊学的基本精神的同时,同样具备良好的适用性;最后针对底层权重值较小的指标劣化情况难以在整机层面得到较好体现的问题,引入变权重策略以根据各个指标的实时实测数据来更新各自的权重,并考虑到部分文献的变权重策略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变权策略以加以改善。通过实例分析比较,本文提出的新的变权策略相比部分文献采取的策略要更具优势性。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由于工业化和人口不断增加,巴基斯坦的能源需求成倍增长。风能为满足该国的能源需求提供了极好的机会。本文旨在识别和分析显着影响巴基斯坦风电产业发展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为此,我采用了钻石模型方法。经过仔细分析,我们发现这些因素是:需求条件、要素条件、机会、相关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竞争和政府。该模型中确定的所有因素都在从不同的角度影响风电行业的竞争力。因此,为了风电行业的长远发展,这些因素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社会对能源电力行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我国的电力供应结构一直以火电厂为主,但是随着化石能源逐渐枯竭,国家对环保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碳中和的目标,未来我国一定会大力发展新能源。由于核电发电工艺日益成熟,正常运行时对环境影响较小,相比于火电有着巨大的优势,我国核电发展前景一片大好。但由于核电技术的特殊性,一旦发生核电事故,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财产损失,对附近的生态环境,居
绕组变形是电力变压器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危害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对变压器绕组运行状态的监测至关重要。在线频响法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可实现变压器不停电检测,发展前景广阔。因此研究在线频响法的诊断方法具有很高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用价值。本文基于变压器绕组多导体传输线理论和多端口电路网络理论,建立了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可消除外部网络影响、可实现故障定相的在线诊断网络函数。得到的主要成果如下:首先
现有适用于离线变压器绕组变形检测的频率响应法(FRA),难以直接推广应用于带电运行的变压器。近年来提出的利用罗氏线圈向绕组耦合注入激励信号,通过高压套管根部的罗氏线圈测量响应电流信号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在现场应用中遇到了电磁干扰过大的问题:一方面,带电运行变压器绕组上工频负载电流会导致罗氏线圈传感器磁芯饱和,失去测量能力;另一方面,变电站内复杂的电磁环境造成传感器外壳屏蔽失效,噪声干扰过大淹
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正在持续、有序推进。三峡和四川、云南等省份的大水电站,每年向东南沿海省份源源不断地输送大量清洁能源。在丰水期,水电机组的发电能力超过西南部地区的电力市场需求,“西电东送”输电通道的输电容量显现出稀缺性。近年来,我国建立了跨省区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但未建立相应的跨省区输电容量市场化分配机制,致使丰水期输电容量分配与电力交易合同执行的矛盾突显。因此,如何合理地分配跨省区输电容量资源,
现阶段,电网响应“双碳”目标积极推进以清洁能源为支撑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大规模清洁能源的并网对电网的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居民用户可调节负荷蕴藏着巨大的灵活调节潜力,开展对需求侧资源的实时调控,在短期内发挥资源灵活调节作用,确保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但由于可调节负荷影响控制策略的因素多且随机性强,现常用的云端远程控制方式在执行控制指令过程中,延时较大,指令到达用户侧状态已经发生了改变,不利
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爆发式增长。由于复杂恶劣的运行环境,海上风电输出功率的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更强,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本文以半潜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为研究对象,建立含海上风电的混合电力系统一次调频模型,分析海上风电场并网频率特性,提出海上风电机组一次调频控制策略,改善电力系统一次调频性能。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
新能源电源通过电力电子换流设备并网,其短路电流计算主要存在两大难题:一是新能源电源短路电流精细化表达式严重依赖控制参数,而控制参数难以获取导致其难以工程应用;二是新能源电源的输出电流与其并网点电压成耦合关系,其短路电流需要迭代求解,但由于大型网络迭代耗时较长和收敛性差等问题,现有短路电流整定计算软件不支持迭代计算。针对上述问题,论文从新能源电源单机故障特性出发,研究其适应于工程应用的短路电流表达式
齿轮箱是风电机组的关键部件之一,其平稳、可靠、安全运行是保证机组高效发电的重要条件。齿轮箱的齿轮微观修形技术是改善齿轮振动偏载问题,延长其服役寿命的有效解决方法,但传统的微观修形理论存在应用局限性,故在传动链设计初期通过多体动力学建模和仿真实验对修形量进行分析设计,提高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围绕上述内容,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课题编号:2018YFB1501304)大型海上风电机
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因其同步快速的特点,在电网实时监测感知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部分现场已运行的PMU未经实验室测试,可能不满足新的标准要求,因此有必要对现场已安装的PMU进行现场测试与校准,以保证其数据质量。论文以PMU现场测试校准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现场测试高精度测试信号生成方法,研究了现场测试基准相量计算方法,研制了便携式PMU现场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