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任何企业要想保持长期竞争优势,必须将自身置于高度开放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在竞争中合作,合作中竞争。与此相适应,自20世纪80年代,技术创新形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各国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间的合作创新。技术联盟作为最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也因此成为企业组织理论和管理实践的一个重点。本文采用博弈论作为基本分析工具,从非对称性技术联盟组建对政府政策的依赖性入手,对政府和联盟双方的决策进行了研究,主要解决了政府如何促进以非对称性为主要特征的中外技术联盟有效组建的问题。主要内容如下:(1)阐述中外技术联盟组建中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及其相互影响,从而明确政府在非对称性技术联盟组建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为博弈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非对称性技术联盟组建的博弈中,政府的利益主要表现在整个社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中方企业作为技术弱势方的目标则是通过技术联盟的组建获得技术学习和政府支持的机会,而外方企业作为技术强势方的主要目的则是通过技术联盟来扩大其产品的生产规模等,进而获得更多的利润。(2)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政府、中方企业和外方企业的三方博弈模型,得出了各方的博弈均衡策略、条件及可能性。同时给出政府介入非对称性技术联盟组建的必要性和干预其组建的切入点。讨论政府如何通过改变非对称联盟组建双方的初始条件来促进有效组建,以达到技术联盟实现合作创新的“双赢”甚至“多赢”目的。(3)以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与美国西屋公司之间的技术联盟为例,进行案例分析。力求在证明理论模型得出结论的同时,结合现实对已有结论进行检验和适当的修正。深入分析了国家核电与西屋公司的技术联盟的组建决策过程,突出了政府的主导作用。(4)针对现阶段中外技术联盟组建及其发展的现状,提出基于演化博弈研究结论的政府促进非对称性技术联盟组建的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