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期正性与负性经历对中小学生焦虑抑郁的影响及炎症负荷的中介效应研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ibingg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受其生长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及相互作用。童年期负性经历作为人类生命历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应激,其对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危害逐渐被揭示。作为童年期负性经历的对立面,童年期正性经历对个体身心健康的保护性作用也逐渐被报道。但尚不清楚童年期正性经历和负性经历是如何相互作用共同影响青少年焦虑抑郁发展的,其中间潜在的生物学机制也未被完全探明。因此,本研究基于安徽省中小学生横断面研究以及纵向随访研究的数据探讨童年期正性经历、负性经历、炎症负荷与焦虑抑郁的关联。方法研究一横断面研究。于2020年10月至12月在中国安徽省北部、中部以及南部地区的部分中小学选取4~9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学生的一般人口学信息、童年期负性经历、童年期正性经历、青少年抗逆力状况、以及焦虑抑郁信息,共调查6494名中小学生。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童年期正性经历和负性经历与焦虑、抑郁及其共病的风险关联;采用相对超额风险(Relative Excess Risk due to Interaction,RERIOR)和比值比相对比(ratio of ORs)来评估正性经历与负性经历的相加和相乘交互作用。研究二队列研究。基于横断面研究选取四年级和七年级学生1409人构建队列,对随访对象每6个月随访一次。2021年5月-6月进行第一次随访,共随访到1161人;2021年10月-11月进行第二次随访,共随访到1150人,随访率为81.6%。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neralized estimation equation,GEE)分析不同类型童年期正性经历或负性经历以及二者的联合暴露对焦虑、抑郁以及焦虑抑郁共病发生风险以及焦虑和抑郁得分变化的影响;采用潜在剖面分析(Latent Profile Aanalysis,LPA)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童年期正性和负性经历对焦虑、抑郁发展类型的独立与累积影响。研究三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来源于研究二中基线无焦虑抑郁但第一次和第二次随访或仅第二次随访观察到有焦虑或/和抑郁的中小学生,对照组为在基线以及两次随访中均无焦虑抑郁的中小学生。病例组和对照组同时排除调查中有近期生病、外伤、慢性病、或处于生理期的学生以及在基线和随访中未收集到尿液标本的学生,最终纳入248名研究对象,其中病例组35人,对照组213人。调用基线和随访中收集到的问卷信息进行数据分析。采用ELISA实验测量三次调查收集的尿液中三种炎症因子(可溶性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 PAR),C反应蛋白(CRP),以及白介素6(IL-6))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以及KHB分解方法探讨炎症因子水平在童年期正性负性经历对焦虑抑郁影响的中介效应。结果研究一:在童年期负性经历检出率方面,51.2%的学生报告有至少一项负性经历,26.1%的学生报告有两项及以上负性经历,5.2%的学生报告有四项及以上不良经历;不同类型童年期负性经历中躯体忽视的检出率最高(24.6%)。在童年期正性经历检出率方面,46.4%的学生报告有3-5项正性经历,26.4%的学生报告有6-7项正性经历;在不同类型的正性经历中安全感的检出率最高(82.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所有类型的负性经历均与焦虑、抑郁及其共病呈显著正向关联。不同类型的负性经历与焦虑、抑郁及其共病的关联强度不同,其中情感虐待的危害最大(对于抑郁:调整OR值:6.52,95%CI:4.55-9.35;对于焦虑:调整OR值:3.76,95%CI:2.77-5.11;对于焦虑抑郁共病:调整OR值:7.80,95%CI:5.24-11.59)。焦虑、抑郁及其共病的患病风险均随着负性经历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所有类型的正性经历均与抑郁呈显著负向关联,其中家庭安全感的保护性效应最大,可使抑郁发生的风险降低60%(调整OR值:0.40,95%CI:0.35-0.46)。受其他成年人(非家人)的关心以及与家人情感交流两种正性经历与焦虑的关联不显著外,其他类型的正性经历均可显著降低焦虑发生的风险。在正性经历与焦虑抑郁共病关联方面,除受其他成年人(非家人)的关心外,所有类型的正性经历均与焦虑抑郁共病呈显著负相关,可使共病发生的风险降低9%~54%。此外,随着童年期正性经历水平的增加,抑郁发生的风险逐渐降低,呈现显著的反向剂量-反应关系。然而,联合暴露分析结果显示,只有当正性经历水平呈现中高水平时,其对焦虑以及焦虑抑郁共病的保护性作用才显著。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中高水平的童年期正性经历与大于等于1项童年期负性经历对抑郁以及焦虑抑郁共病的影响存在显著负性相加交互作用。但是,中高水平的童年期正性经历与其他水平的童年期负性经历(≥2 ACEs或≥4 ACEs)对焦虑、抑郁及其共病的影响在相加交互作用均不显著,而相乘交互作用显著。研究二:总体上,基线调查有童年期负性经历的学生相较于无童年期负性经历的学生在三次调查中焦虑和抑郁的得分以及检出率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呈较高水平;而有童年期负性经历的学生在三次调查中焦虑和抑郁的得分以及检出率呈下降的趋势。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E)分析童年期负性经历与焦虑、抑郁以及焦虑抑郁共病发生的关联显示,情感虐待(OR=5.13,95%CI:1.77-14.89)、躯体虐待(OR=2.79,95%CI:1.50-5.19)、躯体忽视(OR=1.62,95%CI:1.16-2.27)、父母分居离婚(OR=1.55,95%CI:1.06-2.26)以及家庭暴力(OR=1.70,95%CI:1.20-2.69)是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情感虐待(OR=3.25,95%CI:1.34-7.85)、躯体虐待(OR=2.07,95%CI:1.20-3.56)、躯体忽视(OR=1.44,95%CI:1.03-2.00)、以及家庭暴力(OR=1.85,95%CI:1.23-2.79)是焦虑发生的危险因素;情感虐待(OR=6.93,95%CI:1.96-24.42)、躯体虐待(OR=3.51,95%CI:1.76-7.01)、以及家庭暴力(OR=2.44,95%CI:1.49-3.99)是焦虑抑郁共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累积水平的童年期负性经历均会显著增加抑郁、焦虑以及焦虑抑郁共病的风险。童年期负性经历每增加一项,抑郁发生的风险增加41%(OR=1.41,95%CI:1.23-1.61),焦虑发生的风险增加26%(OR=1.26,95%CI:1.11-1.42),焦虑抑郁共病发生的风险增加48%(OR=1.48,95%CI:1.25-1.74)。童年期负性经历与焦虑、抑郁得分的GEE分析结果显示,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父母分居离婚、家庭暴力均能显著增加抑郁得分水平;情感虐待、躯体虐待、家庭暴力均能显著增加焦虑得分水平。随着童年期负性经历的增加,焦虑和抑郁的得分水平也增加。童年期负性经历每增加一项,抑郁得分增加1.59分(β=1.59,95%CI:1.00-2.17),焦虑得分增加1.59分(β=1.59,95%CI:0.77-2.41)。童年期正性经历与焦虑、抑郁以及焦虑抑郁共病发生关联的GEE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支持(OR=0.67,95%CI:0.48-0.93)、安全感(OR=0.61,95%CI:0.41-0.90)以及学校归属感(OR=0.56,95%CI:0.40-0.77)是抑郁发生的保护因素;朋友支持(OR=0.71,95%CI:0.52-0.96)和学校归属感(OR=0.71,95%CI:0.51-0.97)是焦虑发生的保护因素;家庭支持(OR=0.63,95%CI:0.42-0.95)和学校归属感(OR=0.54,95%CI:0.37-0.80)是焦虑抑郁共病发生的保护因素。此外,每增加一项正性经历,抑郁发生的风险降低13%(OR=0.87,95%CI:0.79-0.95),焦虑发生的风险降低8%(OR=0.92,95%CI:0.84-1.00),焦虑抑郁共病发生的风险降低13%(OR=0.87,95%CI:0.78-0.97)。分别以焦虑、抑郁得分作为因变量,GEE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家人情感交流、家庭支持、安全感、朋友支持、学校归属感均能显著降低抑郁得分水平;与家人情感交流和学校归属感均能显著降低焦虑得分水平。童年期正性和负性经历联合作用分析结果显示,无童年期负性经历和高正性经历(6-7项)暴露可使抑郁发生的风险降低65%(OR=0.35,95%CI:0.16-0.73),焦虑发生的风险降低69%(OR=0.31,95%CI:0.15-0.64),焦虑抑郁共病发生的风险降低75%(OR=0.25,95%CI:0.10-0.62);而≥4项童年期负性经历以及低正性经历(0-2项)暴露可使抑郁发生的风险增加259%(OR=3.59,95%CI:1.22-10.58);≥4项童年期负性经历以及中等水平正性经历(3-5项)暴露可显著增加抑郁(OR=11.97,95%CI:2.93-48.92)以及焦虑抑郁共病(OR=9.30,95%CI:2.11-40.94)发生的风险。潜在剖面分析(Latent Profile Analysis,LPA)将焦虑、抑郁得分变化情况分为“缓和组”(类别1)和“高分波动组”(类别2)两类。以焦虑、抑郁是否呈高分波动分别作为因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家庭成员赌博酗酒、父母分居离婚、家庭暴力、家庭成员精神异常、家庭经济困难是抑郁高分波动的危险因素;家庭成员精神异常是焦虑得分较高且高分波动的危险因素;随着累积童年期负性经历水平增加,焦虑和抑郁高分波动的风险逐渐增加。然而,童年期正性经历类型中仅安全感维度对抑郁高分波动存在显著保护作用,而其他类型的正性经历和累积水平对焦虑、抑郁的影响不显著。童年期负性经历和正性经历联合暴露对焦虑、抑郁得分变化的分析显示,高水平童年期负性经历和中/低正性经历暴露显著增加抑郁高分波动的危险。研究三:以有无焦虑(和/或)抑郁作为因变量,童年期负性经历与焦虑(和/或)抑郁的总效应关联显著(OR:2.89,95%CI:1.07-7.77,P=0.035),童年期负性经历与焦虑(和/或)抑郁的直接效应关联不显著(OR:1.57,95%CI:0.58-4.26,P=0.373),su PAR水平在童年期负性经历对焦虑(和/或)抑郁的影响的中介效应显著(OR:1.84,1.12-3.03,P=0.018),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57.5%。以有无焦虑作为因变量,童年期负性经历对焦虑影响的总效应显著(OR:4.35,95%CI:1.12-16.95,P=0.035),童年期负性经历对焦虑影响的直接效应不显著(OR:2.27,95%CI:0.61-9.12,P=0.216),su PAR水平在童年期负性经历对焦虑的影响的中介效应显著(P=0.029),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42.2%(0.62/1.47)。以有无抑郁作为结局变量,童年期负性经历对抑郁影响的总效应显著(OR:5.87,95%CI:1.90-17.99,P=0.002),童年期负性经历对抑郁影响的直接效应显著(P=0.033),su PAR水平在童年期负性经历对抑郁的影响的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31.6%(0.56/1.77)。然而,CRP和IL-6在童年期负性经历对焦虑、抑郁以及焦虑/抑郁影响的中介效应均不显著。su PAR、IL-6以及CRP水平在童年期正性经历对焦虑抑郁影响的中介效应均不显著。结论(1)所有类型的童年期负性经历均能增加焦虑抑郁的风险,其中情感虐待的危害最大。部分类型的童年期正性经历对焦虑抑郁具有保护性作用。(2)累积童年期负性经历水平会显著增加青少年焦虑、抑郁及其共病的风险,且存在显著剂量反应关系;而累积童年期正性经历会降低青少年抑郁以及焦虑抑郁共病的风险,且存在显著反向剂量反应关系。(3)累积童年期正性经历对焦虑的影响仅在高水平下显著。中高水平的童年期正性经历可以调节/缓解低水平童年期负性经历对青少年抑郁的不良影响,但并不能消除高水平童年期负性经历的危害。(4)童年期负性经历是中小学生焦虑抑郁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情感虐待的危害最大;童年期正性经历是中小学生焦虑抑郁发生发展的保护因素,学校归属感对焦虑抑郁的保护作用最强。(5)中高水平的童年期正性经历可以缓和低水平童年期负性经历对焦虑抑郁发生发展的危害,但似乎不足以抵消高水平童年期负性经历暴露的危害;(6)su PAR炎症水平中介了童年期负性经历对青少年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影响;炎症负荷并不能中介童年期正性经历对抑郁的影响。
其他文献
玉米是一种高产和稳定的作物,在我国北方被大面积播种,但人工玉米剥皮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耗时过程,减缓了其收获速度,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基于此,笔者设计研发了一种新型玉米剥皮机,取代了传统人工剥皮的劳动密集型工作。仿真结果表明:该玉米剥皮机实现了每对剥皮辊1 000 kg/h的生产效率,玉米剥皮的剥净率达到95%以上,去皮时玉米的脱粒效果不超过2%,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玉米籽粒的损失,且大幅提高了工作
番茄产品是近几年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复合调味料,但其在生产、贮藏等过程中易受温度、工艺等因素的影响,色泽发生变化,对产品的品质造成不良影响。文章研究了生产番茄产品过程中所使用的抗氧化剂及其用量、生产工艺、包装材料等因素对番茄产品色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D-异抗坏血酸钠对番茄产品有良好的护色效果,添加量为0.5%时,能使番茄产品的色泽更接近番茄本身的色泽;番茄产品的生产工艺对D-异抗坏血酸钠和番茄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和《灵枢·逆顺》中的“上工治未病”等观点,揭示了治未病理论的重要性。文章将五行音乐与治未病相结合,探讨五行音乐在治未病3个阶段中的不同应用方法,提出在未病先防阶段采用五脏相音和五志相胜法,在既病防变阶段采用见微得过和五行相制法,在瘥后防复阶段采用扶助脾肾法。为五行音乐在治未病实践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截止2020年6月24日,沪深两市拥有3968家上市公司,总市值高达64.32万亿元。股票二级市场已成为众多机构投资者、普通投资者投资获益的重要渠道,如何在股市投资中获得稳定的超额收益,一直投资者十分关注的问题。量化投资在国外已经有30年的发展历史,因业绩稳健、投资分散化、可避免主观投资情绪等优势,得到广大投资者认可。量化投资在中国虽然起步较晚,但投资收益一直不错。根据wind数据显示,我国量化基
当前,面对新工业革命浪潮和实体经济亟待转型的基本国情,以及西方发达国家提出“重振实体经济”战略的严峻国际竞争态势,习近平在多次外出考察调研时,就推动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发表系列重要讲话。实体经济是国之根本,我国要推进本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必须在提高实体经济效率和增强实体经济整体竞争力上下大功夫。本文在阐释实体经济内涵基础上,立足习近平关于发展实体经济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重点梳理和总结其主要
梳理早期经筋理论特点,认为《灵枢》中十二经筋循行及主病与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渊源较深,而后附于十二经脉,导致其理论发展受阻。经筋理论指导多种针灸优势病种(痛证、痹证等)的诊治,筋膜之间通行卫气是经筋理论的核心,“在筋守筋,以痛为输”“维筋相交”“依脉引经气”为早期经筋理论的选穴依据,使用刺微法(分刺法)能调动卫气抗邪、解除经筋病灶压迫,使经脉气血畅通。对经筋理论特点的合理认识,
单元整体教学强调数学知识的关联性、系统性和整体性。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思维逻辑结构和学科的知识逻辑结构,实现教学目标的结构化整合;通过整体把握单元的知识结构、过程结构和数学核心思想,实现教学内容的结构化重组。
转喻既是一种修辞现象,又是一种认知机制,是基于人们对真实世界的感知和体验而产生的思维方式。本文从研究主题、研究视角及研究方法三个层面对国内外40余年的转喻研究进行简要回顾与展望,旨在厘清转喻研究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指明未来转喻研究发展动向。研究发现已有学者从修辞学、语义学、认知语言学及语用学等角度进行转喻研究,理论研究较为丰富、实证研究匮乏,转喻研究呈现跨学科趋势。本研究期望为未来相关研究拓宽
<正>近年来,随着艺术文化事业的发展,由声乐伴奏演变而来的钢琴艺术指导逐渐被人们所熟悉,它在声乐演唱中起到的指导性作用也开始备受关注。然而,它不只是一门学科,其作为指导者的角色更为突出。基于此,作者马岚站在钢琴艺术指导者的角度,撰写了《钢琴艺术指导角色定位与实践探论》一书。
期刊
“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第三批“1+X”证书中的重要职业技能证书,考评对象主要是学前教育、早期教育、健康护理等相关专业学生,考评内容融合了学前教育和护理专业的双领域知识,强化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幼教机构相关岗位提供复合型人才。云南省K校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为实践对象开展幼儿照护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培训和考证,探索“1+X”证书制度在高职学生幼儿照护职业技能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经过实践形成较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