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传播之所以无处不在,关键在于媒介的广泛性。地铁公共空间中也充满了各种承载内容、传播信息的媒介,甚至其本身就是一种媒介。与地铁公共空间紧密结合的各类媒介,以及经过规划改造的空间共同形成了巨大的媒介环境,无时无刻不在传播信息、传播文化。本文由此为出发点,以媒介环境学的观点和理论,特别是哈罗德·伊尼斯和麦克卢汉的泛媒介观和媒介偏向论为研究视角,选取北京地铁4号线和大兴线为样本,从内容、承载媒介、空间分布和空间利用等方面探究北京特色文化在地铁公共空间中的传播,为公共空间中的文化传播寻找更有效的方法。这一研究主要依靠在地铁公共空间中的实地调研来获取研究所需的数据和资料,走进沿线每个地铁站,寻找其中传播的北京特色文化,通过拍照、统计的方式搜集、记录有关北京特色文化承载媒介、规格、空间分布、传播内容及其组成元素等一手材料,并身在其中,经历文化传播过程,之后再对资料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同时总结研究过程中的疑问,最后与京港地铁广告主体运营商北京雅铁广告传媒有限公司进行深度访谈,了解京港地铁及其运营商在利用公共空间传播北京特色文化方面的规划和实践。研究发现,发生于地铁公共空间中的传播主要依靠其媒介环境,而这种环境的形成则是通过丰富的内容设置、内容的广泛分布,以及对空间环境改造来实现的。内容媒介决定了什么文化被传播,而空间媒介的利用则会影响文化能否被传播、如何被传播。在地铁4号线和大兴线上绝大多数站点的公共空间中,主要依托广告和壁画两种媒介传播了4类主题的北京特色文化:人文风情、自然与人文景观、文化遗产和城市与社会发展,其中以人文风情类内容为主。每类主题的展现都有其内容偏向,每种内容也在组成元素上体现出不同特点。不同的媒介,尤其是壁画,也在空间分布上体现出明显的偏向。研究还发现,文字媒介无论作为内容的组成元素,还是内容之外的解释性部分,都在北京特色文化的传播中起到必要的说明作用,使传播的信息更加明确、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