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我国南海海泥样品中分离纯化的放线菌和真菌为供试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G+)、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G-)、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为指示菌,人肺癌细胞(NCI-H460)、中枢神经系统瘤细胞(SF-268)和乳腺癌细胞(MCF-7)为指示细胞,分别采用滤纸片法和MTT比色法,筛选具有抑菌活性和体外细胞毒活性的放线菌与真菌,并采用经典分类法对选取的一株同时具有较强抑菌和体外细胞毒活性的海洋放线菌与真菌进行分类学鉴定;对放线菌产生代谢活性物质的最佳培养基进行研究;对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通过初筛得到材料新颖的具有抑菌和体外细胞毒活性效果较好的海洋放线菌1株,真菌1株。通过对得到的菌株进行基于16S-23S rDNA间隔区序列的分子鉴定,分别鉴定放线菌 SS68为诺卡氏菌科(Nocardiaceae)拟诺卡氏属(Nocardiopsis)放线菌和真菌 FS14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煤炱目(Capnodiales),Davidiellaceae科真菌。 对海洋放线菌 SS68的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确定其最佳培养基配方为:浓蔗糖培养基(1 L):蔗糖50 g,酵母膏3 g,KNO3(AR)1.0 g,K2HPO4(AR)0.5 g,MgSO4·7H2O(AR)0.5 g,NaCl(AR)0.5 g, FeSO4·7H2O(AR)0.01 g,海水600 mL/L,蒸馏水400 mL/L,PH8.1~8.3。乙酸乙酯部位发酵粗提物产率为0.14 g/L;运用滤纸片法和MTT法测试了其粗提物的抑菌和体外细胞毒活性。 对真菌FS14固体发酵物乙酸乙酯部位提取的浸膏,利用正向硅胶柱层析、反相柱层析、凝胶柱层析、薄层制备等多种分离提取方法,从中得到了7个单体化合物。 本研究获得的具有抑菌活性和体外细胞毒活性的放线菌与真菌,对于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海洋放线菌SS68的分子鉴定、培养基优化和代谢产物的活性初探,以及对海洋真菌FS14的分子鉴定与代谢产物化学成分的研究,为该海洋微生物后续的开发应用奠定了一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