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合理分配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chentao8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证明责任分配是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证据规则体系中的核心内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能否得以顺利展开以及司法裁判是否公正都与证明责任分配相关。我国目前立法上的缺失状态以及司法适用的现状,不仅制约着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推进,而且如不尽快构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证明责任分配规则,则不能有力地对诉诸司法的公众环境权益进行保护。面对这一现状,本文以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证明责任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我国司法中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适用情况及其缺陷,比较其他国家及地区的相关制度和理论,分析可供借鉴的理论依据以及司法实践经验,在结合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特点以及立法宗旨的基础上,试图架构出一个有理论支撑、有原则指导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证明责任分配规则体系。本文以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证明责任合理分配为研究主线,正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证明责任及其分配的基本理论,首先需要对基础的概念作出界定以便奠定本文写作的基础。文章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基础理论入手,力图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进行介绍。此后,文章紧接着研究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证明责任及其分配的内容,明确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证明责任包含双重含义,即客观证明责任与主观证明责任。第二部分,主要考察立法和司法中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现状,分析目前我国立法中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缺失统一立法规定之不足,以及司法实践中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局限性与不合理之处,从而明确专门建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证明责任分配规则的必要。第三部分,阐述了两大法系中典型国家对环境公益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运行方式,由于各国的法源及司法环境的差异,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标准也存在不同,但是各国皆存在一个共同点,即立足于能够合理的、公平的对原、被告双方的环境公益证明责任进行分配。第四部分,针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证明责任分配制度的设想,从立法和司法机制两方面出发,提出合理建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证明责任分配制度的路径。证明责任的分配属于立法权的事项,故需通过立法者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证明责任分配规则反映到法律文本中,以指导司法实践的运行。同时,由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特殊性,一些具体诉讼证明过程中的因素亦会对双方当事人证明责任的承担产生影响,故为了充分保障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公平正义,有必要在司法中建立相关配套机制。因此,本文在最后提出在司法中建立相关配套机制,以确实保障双方当事人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证明责任分配制度中诉讼地位的平等,以实现环境公益的保护和实质的正义。
其他文献
问:《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由1999年1月22日国务院令第259号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共五章31条。第一章总则,共6条,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的征缴范围等内容。第二章征缴管理,共10条,包括缴费单位必须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在规定的期限内缴纳社会保险费等内容。第三章监督检查,共6条,包括有关部门对社会保险费征缴情况的监
进入到21世纪之后,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速度将不断加快,预计到了205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人口总数的25%左右。基于此,大量的老年人口也将导致健康养老产业的消费和服务
2017年3月24日,在文化部艺术司支持下,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创新·拓展——2016年全国美术馆公共教育年会在中国美术馆召开。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美术馆的专业化、国际
该文介绍了一种使用MyFocus、JQuery、XML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构建可配置的网页焦点图片切换的方法,有效地隔离了服务器端程序和客户端程序,提高了程序的可维护性。对网站的开
分离自山东省牟平市塑料大棚种植的甜瓜根结线虫卵上的菌株CFCC84965,根据培养条件和形态特征鉴定为萨克拉普奇尼亚菌串孢变种Pochonia suchlasporia var.catenata,为中国新记录
报道了我国牛肝菌科的1个新记录属——黏盖牛肝菌属(Mucilopilus),在我国云南发现该属的1种,即栗色黏盖牛肝菌(M.castaneiceps)。另报道该科红孢牛肝茵属(Porphyrellus)2个新组合[烟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