π的随机近似以及一类偏微分方程解的渐近分析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sj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研究基于单位圆上随机多边形的圆周率π的随机逼近问题,内容涉及第二章至第四章.第二部分主要研究一类不可压偏微分方程解的适定性和大时间行为,包含第五章和第六章.这两部分内容虽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值得一提的是,它们所涉及到的基础知识与研究方法均为应用数学研究中常用的分析学工具,特别地,第一部分通过对期望与方差这两个重要数字特征进行积分估计以建立相关的收敛结果时,必不可少的需要借助Markov不等式、Chebyshev不等式、Borel-Cantelli引理、Cramér定理等测度论经典工具,这与偏微分方程研究中常用的积分估计(能量方法)、Sobolev空间嵌入关系等工具来研究解的适定性及渐近行为可以说是一脉相承.论文主要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与本文相关的圆周率π的随机近似、不可压MHD-Boussinesq 方程组、磁微极方程组(magneto-micropolar equations)的一些背景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预备知识和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至第四章利用概率分析和现代计算数学的方法研究圆周率π的随机逼近,外推过程及相应的概率收敛问题.在一个凸集K(?)Rd中随机选取n个独立点生成的凸包Kn的随机性质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已被广泛地研究.当大量独立点均匀分布在一个二维平面单位圆周上时,由于随机性,相应的随机多边形直观上看起来应该非常接近于圆周,因此这些随机多边形的半周长和面积很自然地可以用来作为π的近似.不难证明,当顶点数n趋于无穷时,相应的随机n边形的半周长和面积均以概率1收敛于π.当这些点刚好等间距排列在圆周上时,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Archimedes)就利用了对应的正多边形的半周长和面积来逼近π,并首次给出了一个可以将π的数值计算到任意精度的一般方法.古代中国数学家刘徽和祖冲之对此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基于这些随机多边形,第二章研究π的随机近似并发展各种外推过程以提高收敛速度.外推技术是现代数值分析和科学计算中的常用方法.借助一些粗糙的低精度的估计,它可以大大提高计算精度和效率.而它的发现和应用最早要追溯到17世纪,由Snellius发现且稍后Huygens使用复杂的几何方法严格证明了圆内接或外切正n边形的半周长和面积的一些简单的线性组合比经典的阿基米德方法提供了更精确更高效的近似结果.本章利用外推方法,特别地同时考虑随机n边形和适当构造的随机2n边形的半周长和面积的精心设计的一些线性组合,以得到具有最佳收敛速度的外推估计.当n趋于无穷时,我们证明这些线性外推改进是渐近正态的,即满足相应的中心极限定理.我们常见的中心极限定理是针对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这里由于随机分割产生的弧段或割线段长度是不独立的,所以如何通过单位圆周的随机分割来严格证明相关的中心极限定理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在第二章的基础上,第三章研究将圆周上的顶点服从均匀分布的情形推广到更一般的情形,重点考虑由对称多元Dirichlet分布所生成的随机多边形.首先我们研究对应的随机多边形的半周长或面积的渐近行为,得到类似于第二章中的收敛结果.此外,我们还建立一些具有更快收敛速度的线性外推估计.特别地,对于更一般的非对称多元Dirichlet分布或者顶点服从更广泛的其他非独立、非均匀多元分布的情形,这些问题非常具有挑战性,目前还没有系统的结果,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第四章进一步发展π的随机逼近的非线性外推方法.我们首先构造基于均匀分布所生成的随机多边形的半周长和面积的一些特定的非线性函数,去研究它们的渐近收敛性质.通过推导这些非线性组合的概率渐近展开式并仔细地控制逼近误差,来建立有效的收敛于π的非线性外推估计.然后通过利用中心极限定理、Cramér定理、Slutsky定理等概率分析工具,我们证明这些非线性外推估计的分布也是渐近正态的.此外,我们还把这些非线性随机逼近结论推广到基于对称Dirichlet分布所生成的随机多边形的情形.论文的第二部分研究两种不可压流体模型的解的整体适定性和大时间行为.其中,第五章研究二维全空间中无热扩散效应的不可压MHD-Boussinesq方程组的Cauchy问题.首先对于适当的初始数据,我们利用能量方法建立强解的整体存在唯一性.为了得到解的大时间衰减率,我们在温度方程中添加一项人工的热阻尼项.然后应用Fourier分裂方法,推导解和解的一阶导数的最优的大时间衰减率.第六章研究二维有界域中具有零角粘性系数情形下的磁微极方程组的初边值问题.具体地,我们考虑的边界条件是Dirichlet边界条件.通过对初始数据施加适当的正则性假设但没有任何相容性条件限制,我们利用经典的能量方法证明这个方程组存在唯一的整体强解.
其他文献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简称单增李斯特菌)作为革兰氏阳性食源性致病菌,一旦摄入被其污染的食物轻则出现胃肠炎重则导致败血症、脑膜炎等。溶菌酶作为天然的抗菌剂,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但单增李斯特菌具有较强的溶菌酶抗性,且机制尚未明确。开展单增李斯特菌溶菌酶抗性机制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致病菌抗菌剂抗性的认知理解,同时也为食品级高效抗菌剂的开发及李斯特菌病的临
学位
大白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结球叶类蔬菜的一种,在我国范围内普遍种植,以华北地区和长江以南地区为主要产地。但目前我国大白菜收获仍需依靠人工采收,强度高、效率低、效益差等问题日益突出,极大地制约了大白菜产业的发展,机械化收获需求日益迫切。本研究以我国蔬菜主产区之一的江浙沪地区的结球大白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种植农艺与物理力学特性的基础上,结合仿真分析和样机田间试验,研制了一种集切根、夹持导向、输送为一体的
学位
及时了解植物健康状态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传统的外观形态观察法与特征产物测定法无法满足早期、实时与原位监测植物健康状态的需求,所以研究者通过实时监测植物叶片电容等生理信号的变化来反映植物健康状态的变化。然而,传统的叶片电容传感器通常由刚性材质的功能材料构造,这些传感器与叶片不规则表面无法有效贴合。此外,在电容信号连续监测过程中,需要通过夹具、胶带等外界工具将传感器固定于叶片表面。由于叶片组织
学位
随着大气污染日益严重,氮氧化物和碳减排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多孔炭材料具有性质稳定,廉价易得,比表面积大及孔径和官能团可调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大气污染物的治理。传统的多孔炭材料由于结构杂乱无序、孔径大小不一,使得很难对其进行单一变量控制和机理研究。有序介孔碳由于自身结构有序、孔径均一可调,可以很好地改善传统碳材料的缺点,本研究制备了有序介孔碳CMK-3和C-FDU-15及其改性材料,测试了它们对(NO+
学位
Ⅰ型鼠李半乳糖醛酸(Rhamnogalacturonan I,RG-Ⅰ)是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细胞壁中的一类天然果胶多糖,其含量仅次于同型半乳糖醛酸(Homogalactumoan,HG),并可形成无糖凝胶、具肠道益生等功能。然而传统HG型果胶生产采用热酸法以提高产品稳定性与凝胶性,RG-Ⅰ被除去,未被开发利用。RG-Ⅰ果胶多糖主要以2-L-鼠李糖和4-D-半乳糖醛酸依次相连构成主链,并在鼠李糖残基
学位
蛋清是一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优质食物,过去针对蛋清抗氧化活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蛋白及其酶解产物中,而对蛋清中天然存在的多肽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甚少;同时蛋清自身条件限制了其发酵加工领域的开发,导致对乳酸菌发酵蛋清的抗氧化研究甚少。本研究首先鉴定蛋清中天然存在的抗氧化多肽;探究蛋清经乳酸菌发酵后蛋白和多肽的结构与抗氧化活性变化;随后研究蛋清及蛋清发酵物经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后的抗氧化活性变化,同时在衰老小鼠模型
学位
残余应力广泛的存在于各种承载结构和各种承压容器中;对钢材进行表面热处理以及机加工等过程都会产生残余应力。残余应力的存在会对机械零部件或者工程结构产生显著的影响,某些情况下,对工件通过喷丸处理方式人工的植入残余压应力是有益的,可以增大工件的表面疲劳强度、耐磨性等;但是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残余应力的存在是有害的,比如残余拉应力的存在会降低工程结构的承载能力,减小工件的表面疲劳强度等,甚至会对承载设备或
学位
花色苷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花、果实、茎、叶和根器官的细胞液中的黄酮类物质,具有天然、安全、无毒的特性。因其在抗氧化、抗肿瘤、抗炎、预防糖尿病、减肥和保护视力等方面均有良好的功效,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医药行业。但关于花色苷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3G)调节血糖及其潜在机制的研究尚不深入,因此探究其对糖代谢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杨梅鲜果为原材料提取纯化得到C3G,以肝细胞、胰
学位
次模性是刻画边际效益递减性质的直观体现.针对集合函数而言,次模性表现为将单点元素添加至小集合所带来的函数值增益不小于该元素添加至大集合的增益.由于次模函数优美的结构和便于拓展的特性,其在实际生产、生活的诸多应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尤其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新兴学科的发展,大量有关次模优化的研究结果涌入人们的视线.尽管次模性普遍存在于金融、经济、工程、优化等诸多领域,但在实际生活中,依然有很多应用的
学位
流固耦合,即可移动或可变形固体结构与内部或周围流体的相互作用,是最普遍和最具挑战性的耦合或多物理问题之一.从学科上来说,流固耦合问题涉及到流体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动力学等多学科知识;在技术领域上,流固耦合问题与生物、石化、航天、海洋、船舶、地质、道路桥梁、机械等多领域均有联系.因此,流固耦合问题的多交叉性使得其在诸多领域均有非常重要的应用.本文主要研究了两类流固耦合系统局部强解的存在性问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