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缅甸蟒是我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对其生态学的研究十分缺乏。利用人工繁育种群在适宜栖息地开展重引入工作是保护和恢复濒危动物野外种群数量的有效方法。为了对开始的放归顺利进行和长期保护提供保障,本章对以下3个主要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1.濒危物种缅甸蟒的待放归笼养种群的遗传特征以及放归个体的遗传学筛选;2.放归地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缅甸蟒生境利用及生境适宜的区域和面积;3.放归后缅甸蟒的行为特征及评估和比较。得到以下结果:基于微卫星分子标记,对笼养种群和野外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近交水平、群体间遗传分化,放归个体遗传距离等进行了评估和比较,8对微卫星座位共检测出缅甸蟒79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9.875个,笼养种群平均等位基因数8.625个,野生种群9.125个。缅甸蟒笼养种群遗传多样性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5.303,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820,多态信息含量为0.780,都显著高于野生种群(p<0.05)。近交系数(Rs)表明笼养种群和海南野外种群均不存在显著的近交现象。遗传分化(Fst)显示笼养种群并未与野生种群出现遗传分化。基于遗传距离分析,在笼养种源中选取8条(4早,4♂)的遗传距离大于笼养种群的平均遗传距离,选取的8条缅甸蟒在分子生物学角度适合野外放归。在海南省鹦哥岭自然保护区,运用无线电实体跟踪、GPS定位、样方调查、资源选择指数和资源选择函数对4条野生亚成体缅甸蟒生境利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缅甸蟒在雨季栖息地类型特征是:倾向于灌木丛和阔叶林,海拔700 m以下,东或东南坡向,植被盖度50-75%,森林郁闭度25-50%,水温28℃以上,环境温度26-32℃,相对湿度70-90%,光照强度在1000-10000 lux,距水源距离500 m以内,距人为干扰距离500以上。环境温度、光照强度、海拔、植被盖度、植被类型、距水源距离、距人为干扰距离等7个因子是影响缅甸蟒雨季生境利用的主要因子。在旱季,影响野生缅甸蟒生境利用的主要因子是植被类型、距人为干扰距离、环境温度、坡向、光照强度、海拔等6个。旱季野生个体偏爱的植被类型是草地或灌木丛;距人为干扰距离在1000米以上;环境温度26℃以上;东坡或者东南坡向;光照强度在10001ux以上;海拔在600-900m之间。比较野生缅甸蟒生境利用在旱季与雨季里的差异,在植被类型,植被盖度,郁闭度,海拔,相对湿度,距水源距离等因子上存在极显著或者显著差异(p<0.05),其他因子差异不显著(p>0.05)。基于MAXENT模型结合3S技术对鹦哥岭地区缅甸蟒进行生境适宜性评价,得到缅甸蟒的适宜生境主要分布于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的东坡和北坡,主要选择地海拔较低的灌草丛和雨林生境,海拔适宜度在0-600 m之间随着增加而增大,超过600 m之后随着海拔的增加而逐渐减,随着人为干扰距离的增加适宜度逐渐增加,而随着水源距离的增加,适宜度减少。鹦哥岭地区缅甸蟒最适宜生境的面积1890.28 ha,较适宜生境面积为6025.98ha,总的适宜性生境面积为7916.26 ha,约占总研究区域面积的15.50%;不适宜生境面积为43171.96 ha。对放归的8条缅甸蟒进行实体跟踪并进行行为学研究。结果表明放归鹦哥岭保护区的亚成体缅甸蟒年家域160.37±49.31 ha(95%KD),雨季家域149.98±44.40 ha,旱季家域29.64±7.11 ha,放归缅甸蟒的家域面积与野生个体无显著差异(p>0.05)。放归缅甸蟒年移动距离达15250.58±417.76m,雨季平均日移动距离71.64±33.21m,旱季平均日移动距离19.14±10.24m,不同季节间的移动差异显著(p<0.05)。在双周移动距离上,缅甸蟒在放归初期与野生缅甸蟒之间差异显著(p<0.05),但放归6个月后移动距离已无显著差异(p>0.05)。在移动频率上,放归个体与野生个体无显著差异(p>0.05)。在缅甸蟒放归初期,昼间各种行为活动时间分配比是静息39.4±8.61%,晒阳30.13±5.54%,警戒7.92±1.08%,爬行6.77±3.72%,探寻5.84±3.65%,其他9.61±4.63%。昼间各行为存在明显的节律性。影响放归缅甸蟒雨季生境利用主要因子是植被类型,光照强度,海拔,环境温度,距水源距离等5个;放归缅甸蟒在旱季生境利用的主导因子是距人为干扰距离、植被类型、坡向、海拔、光照强度和环境温度等6个。比较野生与放归缅甸蟒主要影响因子在不同季节生境利用的异同,在雨季,距人为干扰和植被盖度因子在两类群间存在极显著或者显著差异(p<0.05),在旱季,影响因子差异不显著(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