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病变可累及全消化道的炎症性疾病。CD14+单核细胞是在CD的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一群免疫细胞。同时CD严重程度与肠道细胞线粒体功能受损程度相关。目前CD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本研究通过体外实验研究血小板源性线粒体对C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来源的纯化的CD14+单核细胞的影响,探讨血小板源性线粒体靶向CD14+单核细胞在CD中免疫调控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有望为CD的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标。方法:收集初诊CD患者和健康体检正常者的一般临床和生化信息,分析血小板数量等临床指标在两组人群间的差异情况;将线粒体深红荧光探针标记的健康人来源的血小板源性线粒体与CD患者的外周血PBMC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其与不同免疫细胞间的结合能力;将线粒体深红荧光探针标记的外源性血小板源性线粒体与线粒体绿色荧光探针标记的CD14+单核细胞共培养,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血小板源性线粒体与CD14+单核细胞相互作用及其定位情况;用血小板源性线粒体处理CD患者外周血来源的CD14+单核细胞,未经血小板源性线粒体处理组作为对照,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情况,收集线粒体处理CD14+单核细胞组和对照组的上清液和细胞,采用流式细胞微珠阵列技术检测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利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检测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情况,抽提外源线粒体处理CD14+单核细胞组和对照组的细胞样本RNA,转录组测序并分析关键差异分子和相关信号通路。结果:初诊CD患者的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体积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提示血小板数量在两组之间存在差异;线粒体深红荧光探针标记的血小板源性线粒体处理PBMC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各亚群免疫细胞的荧光强度不同,其中CD14+单核细胞的探针标记线粒体的平均荧光强度(171.2±18.13)显著高于CD4+T细胞(43.85±5.91,P=0.0003)、CD11c+DC细胞(26.37±5.99,P=0.0002)、CD19+B细胞(22.27±2.11,P=0.0001),提示血小板源性线粒体在CD患者外周血中主要与CD14+单核细胞发生相互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线粒体深红荧光探针标记的血小板源性线粒体在CD14+单核细胞包膜和CD14+单核细胞内共定位,提示血小板源性线粒体与CD14+单核细胞可以直接相互作用并进入细胞内。为进一步探讨血小板源性线粒体对CD14+单核细胞的免疫调控作用,使用血小板源性线粒体与外周血PBMC来源的CD14+单核细胞共孵育,倒置显微镜观察发现:57.13±2.42%的细胞在血小板源性线粒体(75μg/ml)作用下,细胞形态呈纺锤样改变,而未处理组的细胞呈圆形。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源性线粒体处理CD14+单核细胞后的流式表型,结果显示:与未处理组相比,血小板源性线粒体处理组巨噬细胞相关表面标志物CD14、CD206、CD209、CD80、CD86及CD163的蛋白表达水平上调。CBA结果显示:血小板源性线粒体处理CD14+单核细胞后,相较于对照组,细胞因子IL-6水平显著降低,IL-13和IL-17A水平明显升高。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血小板源性线粒体处理CD患者CD14+单核细胞后,HSFX1、RND1、CALB1、FGFR4、TSSK3、SPEG、LRRIQ3、RHOH及ANKEF1等51个基因表达下调,TANC1及MYBL2等28个基因表达上调。血小板源性线粒体主要通过轴突导向、黏蛋白型O-聚糖生物合成、紧密连接、Erb B信号及钙离子信号等通路参与CD14+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结论:(1)初诊CD患者血小板数目和体积较健康人明显增加。(2)血小板源性线粒体可以与CD患者外周血PBMC结合,主要靶向CD14+单核细胞,促进CD患者CD14+单核细胞向巨噬细胞分化。(3)血小板源性线粒体促进CD患者CD14+单核细胞的增殖及炎症因子的分泌。(4)血小板源性线粒体调控CD患者CD14+单核细胞基因表达谱。图9幅,表8个,参考文献9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