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明低温驯化对辣椒生长生理的影响,以耐低温性较强的“陇椒10号”和耐低温性较弱的“辣旺3号”辣椒(Capsicum annuum L.)幼苗为试材,利用人工气候箱模拟低温条件,研究了低温驯化对辣椒幼苗叶片光合生理、膜脂过氧化和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试验设置以下6个处理,CK1:陇椒10号25℃/16℃(昼/夜)常温处理;CK2:辣旺3号25℃/16℃(昼/夜)常温处理;TA1:陇椒10号8℃/5℃(昼/夜)低温处理5d(不进行低温驯化);TA2:陇椒10号12℃/10℃(昼/夜)低温驯化3d后,在8℃/5℃(昼/夜)低温处理5d;TB1:辣旺3号8℃/5℃(昼/夜)低温处理5d(不进行低温驯化);TB2:辣旺3号12℃/10℃(昼/夜)低温驯化3d后,在8℃/5℃(昼/夜)低温处理5d。主要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低温胁迫(8℃/5℃,昼/夜)下辣椒幼苗的株高、茎粗等生长指标显著低于CK1和CK2。经过低温驯化处理TA2、TB2处理辣椒幼苗的株高、茎粗增长量高于未经低温驯化的TA1、TB1,与CK1和CK2无显著差异。2.8℃/5℃处理(昼/夜)5d后,TA1、TA2处理的Pn、Gs、Tr、Fv/Fm和ФPSII均显著低于CK1;TB1、TB2处理的Pn、Gs、Tr、Fv/Fm和ФPSII均显著低于CK2;经12℃/10℃(昼/夜)低温驯化3d处理的TA2、TB2的Pn、Gs、Tr、Fv/Fm和ФPSII均显著高于未经低温驯化处理的TA1、TB1。3.经8℃/5℃处理(昼/夜)低温处理5d,25℃/16℃(昼/夜)恢复3d,再次于8℃/5℃(昼/夜)低温下处理2d后,TA1和TB1、TA2和TB2辣椒叶片的Pn、Gs、Tr、Fv/Fm和ФPSII再次降低,其中经低温驯化的TA2、TB2处理降低幅度均显著小于未经低温驯化的TA1、TB1处理。4.8℃/5℃处理(昼/夜)5d后,TA1、TA2处理的POD、APX、MDA和细胞膜透性均显著高于CK1;TA1、TA2处理的SOD、CAT均显著低于CK1。TB1、TB2处理的POD、APX、MDA和细胞膜透性均显著高于CK2;TB1、TB2处理的SOD、CAT均显著低于CK2;经12℃/10℃(昼/夜)低温驯化3d处理的TA2、TB2的POD、APX、MDA和细胞膜透性均显著低于未经低温驯化处理的TA1、TB1;TA2、TB2处理的SOD、CAT均显著高于TA1、TB1处理。5.经8℃/5℃处理(昼/夜)低温处理5d,25℃/16℃(昼/夜)恢复3d,再次于8℃/5℃(昼/夜)低温下处理2d后,TA1和TB1、TA2和TB2辣椒叶片的POD、APX、MDA和细胞膜透性再次升高,SOD、CAT再次降低,其中经低温驯化的TA2、TB2处理升高或降低幅度均显著小于未经低温驯化的TA1、TB1处理。6.8℃/5℃处理(昼/夜)5d后,TA1、TA2处理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CK1;TB1、TB2处理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CK2;经12℃/10℃(昼/夜)低温驯化3d处理的TA2、TB2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未经低温驯化处理的TA1、TB1。7.经8℃/5℃处理(昼/夜)低温处理5d,25℃/16℃(昼/夜)恢复3d,再次于8℃/5℃(昼/夜)低温下处理2d后,TA1和TB1、TA2和TB2辣椒叶片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再次升高,其中经低温驯化的TA2、TB2处理升高幅度均显著小于未经低温驯化的TA1、TB1处理。8.经8℃/5℃处理(昼/夜)低温处理5d,25℃/16℃(昼/夜)恢复3d,再次于8℃/5℃(昼/夜)低温下处理2d后,耐低温性较强的陇椒10号株高和茎粗的增长量大于耐低温性较弱的辣旺3号;耐低温性较强的陇椒10号叶片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幅度大于耐低温性较弱的辣旺3号;耐低温性较强的陇椒10号叶片的光合参数、荧光参数、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脯氨酸(Pro)以及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幅度均小于耐低温性较弱的辣旺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