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土高原是我国土壤侵蚀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开展以植被建设为主体的大规模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被广泛认为是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侵蚀治理与黄河泥沙控制的重要途径。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陆续开展了该区森林植被变化与流域产水产沙的定位观测研究,但基于实测观测数据系统分析该区植被变化与流域产水产沙定量关系还不多见,因此本文从区域、流域和坡面三个不同尺度上,分别研究黄土高原森林植被对流域径流和侵蚀产沙影响。在区域尺度上,根据黄土高原区域分异特点以及观测流域大小(流域面积≦30km~2为小流域,>30km~2大中流域),在收集已有文献与水文年鉴实测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探讨黄土高原地区流域森林植被覆盖率变化与流域产沙产流的定量关系;在流域尺度上,通过野外观测的方法分析蔡家川流域不同植被类型对流域径流泥沙的影响;坡面上,布设径流小区,探讨不同植被类型和结构对坡面径流泥沙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无论是大中流域还是小流域,随着森林覆盖率增加,流域的径流和泥沙均减少,且森林植被覆盖率达到40%左右即可有效地控制流域的产流和产沙量;典型小流域上,森林流域的雨季径流量明显小于农地流域和半农半牧流域;各流域的产沙量大致有以下规律:农地流域>半农半牧流域>人工林流域>封禁流域>次生林流域。在坡面上,不同植被类型产流和产沙量大致有以下规律:次生林<灌木林<刺槐林<灌草林<油松林<草地,且产流量和产沙量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刺槐林的密度、郁闭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植被径流泥沙量,密度和郁闭度越大,其径流量和产沙量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