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利用反转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套组聚合酶链式反应(nPCR)与测定技术,测定了流行于甘肃的两株野毒株(GSLT,GSLX)E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用Goldkey软件分析比较了GSLT,CSLX相互之间以及它们与C-株兔脾组织毒(C-ST)E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了猪瘟流行毒的变异程度及其与C-ST的分子差异,并通过系统进化树分析,确立其遗传关系,试图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揭示造成目前猪瘟仍频繁发生的原因。同时还以三株野毒(GSLX,GSLT,NXYC)建立了病理模型,对其致病性进行了比较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1)GSLT与GSLX同源性高,同属于亚组群2.1,它们与C-ST同源性较低,属于不同的亚组群。GSLX、GSLT与C-ST比较,在E2糖蛋白抗原区中和抗原决定簇上有一定差异,可能会影响C株对野毒的中和滴度。(2)NXYC,GSLX,GSLT为中等毒力的毒株,均具有致病性,可引起亚急性型或慢性型猪瘟。(3)三株猪瘟流行毒可引起猪体许多器官发生病变,其中脑(小脑、大脑)、免疫器官(脾、淋巴结、扁桃体)和肾脏为其主要靶器官。(4)三株野毒所致病理组织学变化的特征是小脑与大脑的非化脓性脑膜脑炎,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免疫器官的增生与坏死、小血管内皮增生及多组织器官的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