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a,MM)基RE-Fe-B快淬带磁性能与Ce磁体电化学性质研究

来源 :钢铁研究总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dhx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丰度稀土Ce部分取代长期价格居高和供应不足的Pr/Nd,制备高性价比的含Ce永磁材料,已实现商业化量产。然而Ce取代Pr/Nd会降低2:14:1主相的内禀性能,导致制备的含Ce磁体应用领域受限,因而如何提高Ce元素的替代量及提高含Ce磁体的服役性能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采用熔体快淬的纳米晶磁体制备技术,以北方稀土矿冶炼生产的混合稀土(MM)为基础,人工调配混合稀土中La/Ce比例,获得了高性能、高Ce含量的纳米晶快淬带。基于高Ce含量纳米晶磁体中Ce/REs比例,设计了无Ce和富Ce两种主相合金,采用双主相制备技术,制备了综合磁性能好、高Ce含量的双主相磁体。同时系统研究了含Ce双主相磁体的抗腐蚀性能。探索了晶界三元合金掺杂改善Ce磁体耐腐蚀性能的方法。主要结论如下:利用MM制备资源节约型永磁材料是近年来的热点。通过调整MM中La/Ce的比例,但La+Ce总量不变,成功制备了不同Ce含量的[Pr4.81Nd16.38(LaxCe1-x)78.76]30Fe68.45Al0.5B1.05纳米晶快淬带。系统研究了系列薄带的磁性能、相结构、显微结构和耦合作用。实验发现,天然配比的MM(x=0.36)制备的纳米晶带,其磁性能(Hcj=9.20 k Oe,Br=6.05 k Gs,(BH)max=9.28 MGOe)虽低于无La的快淬带的(Hcj=10.05 k Oe,Br=6.30 k Gs,(BH)max=10.16 MGOe),但却有效的提高了La的利用率(La/REs~29 wt%)。结构分析发现,所有的薄带中,均有明显的元素分布非均质化现象,磁体内存在贫La/Ce主相和富La/Ce主相,进而在主相晶粒间产生了强的交换耦合作用。无La的快淬带(Ce/REs约为80 wt%)综合磁性能最佳,为制备高Ce含量的高丰度稀土永磁材料提供理论支持。此外,从自旋重取向方面比较,无La磁体更有利于磁体单轴各向异性的稳定。利用磁性能为Br=14.65 k Gs,Hcj=11.20 k Oe,(BH)max=51.73 MGOe的无Ce磁体Nd30.5(Fe,M)balB0.94为基础组元Ⅰ,再选择Ce/REs为80 wt%的磁体(Ce0.8Nd0.2)30.5(Fe,M)balB0.94为高Ce组元Ⅱ,采用双主相工艺成功制备得到了富Ce、高磁性能、强耐蚀性的双主相RE-Fe-B烧结磁体。磁体中Ce元素在主相和晶界相中的非均匀性分布,有效的抑制了含Ce磁体的磁稀释作用,提高了富Ce双主相磁体的磁性能。40 wt%的Ce/REs磁体的磁性能保持在Br=13.21 k Gs,Hcj=6.96 k Oe,(BH)max=39.3 MGOe。富Ce双主相磁体表现出优异的耐蚀性,其来源一方面是高的化学非均质性,改善了部分主相和晶界相的电势差,降低了腐蚀速率;另一方面是占晶界相很高比例的REFe2相有强的化学稳定性,提高了晶界耐蚀性,提高了磁体的服役性能。探索优化含Ce磁体磁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的工艺,通过晶界添加三元合金(Pr,Nd)-Al,成功制备了高磁性能、强抗蚀性的(Ce,Pr,Nd)-Fe-B磁体:Br=12.73k Gs,Hcj=14.09 k Oe,(BH)max=39.43 MGOe。添加2 wt%(Pr0.25Nd0.75)70Al30合金后,Ce磁体的富RE相分布更加均匀,基体相晶粒被均匀的分离,同时主相的晶粒尺寸被细化,磁体矫顽力提高了~10%。磁体的耐蚀性获得改善,其原因在于:ⅰ)微观结构改善,腐蚀通道变窄;ⅱ)晶界相成分改变,主相与晶界相电位差降低;ⅲ)富铈相的自净化行为使其表层形成Al2O3钝化膜。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油气田进入开发后期,致密油气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补充,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致密油气藏具有低孔低渗等储层特性,不经过储层改造很难实现工业开发。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技术是实现致密油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高效开发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由于在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过程中,多条裂缝会同时起裂与扩展,由于裂缝之间的动力学干扰,无法按照统一的压裂设计来实现多裂缝的均匀扩展,从而增加了水力压裂施工难
学位
以液压型风力发电机组的上位监控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上位监控系统与下位机的通信问题,结合EtherNet/IP通信原理,提出一种基于CIP协议的液压型风力发电机组上位监控系统通信方法,并通过Microsoft Visual Studio开发环境,采用C#语言实现上位监控系统的通信。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基于CIP协议的通信方法能够实现液压型风力发电机组上位监控系统的通信,并独立于其他任何通信软件;与上位
期刊
无隔水管取样钻柱和钻井隔水管作为深海油、气和天然气水合物等资源勘探钻井过程中连接海底井口和顶部浮体的关键设备,在复杂海洋环境中静态性能和动态响应比较复杂。静态性能直接关系到钻柱和隔水管强度和刚度是否满足要求,同时也是隔水管动态性能分析的基础,而动态响应对隔水管疲劳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立管在服役中一旦发生破坏,不但产生巨大经济损失,而且对环境产生较大污染。因此,准确掌握复杂载荷作用下静态性能和动态
学位
在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煤岩界面的预先、精准识别对无人化采煤和钻孔地质导向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煤矿智能化开采的关键技术之一。现有煤矿井下物探和钻孔测量方法对煤岩界面探测精度较低,无法满足采掘工作面数字化模型构建精度的需要。方位电磁波探测仪器具有方位分辨能力和较大探测深度,对煤岩界面探测有较大应用潜力。由于测量环境不同,现有的油田商用测井仪器无法直接用于煤矿井下顺煤层钻孔测量,因此,开展适用于煤矿井下
学位
我国甲醛行业由于前期快速发展形成了“产能过剩、竞争激烈、效益低下”的行业现状。针对以上问题,将过剩、廉价的甲醛资源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扩展甲醛下游产业链,成为甲醛行业重点研究方向。本论文主要围绕甲醛制备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1,3-二羟基丙酮(DHA)、缩甲醛醚及其衍生物展开,分为两条路线,第一条为甲醛缩合制备1,3-二羟基丙酮及衍生物乳酸酯;第二条为甲醛缩合制备缩甲醛醚衍生物二乙醇缩甲醛和缩甲醛醚
学位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绿色环保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国家出台了系列规定来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人们对于绿色环保的意识也不断增强。因此,设计师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不仅仅要遵循最基础的设计规范与要求,而且更要重视绿色设计思想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从而让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得以保障,实现人与自然共生。基于此,本文将首先阐述绿色设计思想的涵义及设计原则,并提出基于绿色设计的
期刊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低碳烯烃需求并实现低碳烷烃的高附加值利用,低碳烷烃脱氢制烯烃技术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低碳烷烃脱氢工艺的核心是高效催化剂的使用,目前工业上使用的Pt系催化剂不仅价格昂贵,且在反应过程中易烧结、对原料适应性差;而Cr系催化剂毒性大、易失活。因此,开发一种脱氢性能优异、价格低廉、环境友好的新型脱氢催化剂至关重要。V相较于Pt和Cr其价格低廉、环境污染小,但其活性和选择性能有待提升。本论
学位
采用GC/MS与GC分析手段分析春、夏季炒青绿茶与不同级别炒青绿茶的香气浓缩物,结果表明:春、夏季炒青绿茶香气的差异与不同级别炒青绿茶香气的差异在于花香成分与酯类化合物含量的差异,因此它们可能是炒青绿茶的香气特征性化合物,并且,香气成分形成与加工条件有一定的关系。
期刊
液雾燃烧广泛应用于工业、后勤保障和应急救援等领域。在高原地区,低气压环境对水平喷雾火焰结构的影响及其变化机制尚未明确。研究低压环境下的喷雾燃烧问题不仅能丰富两相流燃烧理论体系,而且对高原加热技术的工程应用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以水平喷雾燃油燃烧器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低气压环境下水平射流柴油喷雾燃烧机制及火焰结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首先,不考虑燃料的雾化蒸发过程
学位
煤炭是我国能源消费的基石,其中80%以上被直接燃烧,加工转化水平低且严重污染环境。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70%。煤炭液化和重油加工等技术已成为国家能源战略技术储备和产能储备的迫切需要,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煤/重油加氢共炼工艺是煤炭直接液化与重油加氢轻质化的结合,高性能分散型催化剂的开发是其中的关键技术。因此,在煤/重油加氢共炼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