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一种将民众视为国家社稷之本,以民众作为治国安本的基础,关注、重视民众利益、要求和愿望的政治学说,是中国古代“重民”、“爱民”、“为民”、“利民”、“贵民”、“安民”、“富民”等一系列思想的总称。传统民本思想作为我国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对中国治国安邦大业持续几千年之久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重民”、“爱民”根本目的是维护其自身利益,因而本质上说,传统民本思想就是其剥削、统治、压迫百姓的手段和工具,因而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央四代领导集体深刻把握传统民本思想的本质,抛弃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人民性的精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更新和改造,实现了传统民本思想在当代的继承与发展。本论文在借鉴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内涵及其特征的梳理,阐析了其历史意义和局限性;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的发展及其时代内涵的分析,阐明了其对其对我国政治建设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