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银屑病是一高发病率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在特定的遗传背景下,环境因素是诱发或加重银屑病的重要因素。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感染”和“应激”,前者主要指上呼吸道感染和皮肤的局部感染;后者包括焦虑、紧张、睡眠剥夺等。目前,感染激活IL-23/IL-17轴引起皮肤炎症后发病的机制已较明确,但应激尤其是睡眠剥夺引起银屑病发病或加重的机制研究甚少,但这是临床上易见的诱发因素。泌乳素(Prolactin,PRL)作为应激激素之一,亦具免疫刺激效应,在多种包括皮肤病在内的炎症性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明显升高。有报道皮肤局部TRPV1+感觉神经元是咪喹莫特(Imiquimod,IMQ)诱导的银屑病样鼠模型发病必不可少的条件,而PRL在神经元上和TRPV1通常共表达。目的:利用小鼠睡眠剥夺联合低剂量IMQ造模,探索临床上银屑病患者睡眠剥夺后发病或加重的原因;探讨临床上应激激素PRL与银屑病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1)建立小鼠睡眠剥夺+IMQ模型:用多平台水站立法造成小鼠睡眠剥夺,先观察单纯应激后血清中应激激素、皮肤及淋巴结中炎症因子的动态变化,然后联合IMQ共刺激小鼠,摸索最有效的应激强度和IMQ剂量;之后在最佳应激强度和IMQ刺激下,探索不同应激时间点的效应。实验中用ELISA法检测小鼠外周血PRL、皮质酮,RT-PCR法检测皮肤及淋巴结中PRL、TRPV1、IL-17A、IL-22、IL-23、IL-6、IL-1β、IFN-γ的m 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皮肤局部PRL的表达,通过流式细胞分选技术分析小鼠皮肤、淋巴结中DC、γδT等变化;(2)临床研究: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测定204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4例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和204例正常人血清PRL,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27例正常人行皮肤活检,用RT-PCR的方法检测患者皮损处和正常人皮肤局部PRL、PRLR和IL-17A m RNA水平,并通过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PRL蛋白的表达;7例男性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于皮损、非皮损处行负压吸引后发疱,比较血清、皮损处及非皮损处PRL水平;(3)PRL拮抗剂+IMQ处理小鼠: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IMQ诱导银屑病样鼠模型组,IMQ外涂联合腹腔注射PRL拮抗剂组以及溶剂对照组,然后观察皮肤局部炎症变化;用ELISA测外周血PRL,RT-PCR检测小鼠皮肤及淋巴结中PRL、TRPV1、IL-17A、IL-22、IL-23、IL-1β、IL-6、TNF-α的m RNA水平,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皮肤局部PRL蛋白的表达。结果:(1)睡眠剥夺第2天开始,淋巴结中IL-17A、IL22、IL-1β、IL-23、IL-6及IFN-γm RNA水平明显升高;不同应激强度联合25mg IMQ后,发现睡眠剥夺2d联合25mg IMQ组小鼠皮肤中PRL、IL-17A、IL-6和IL-23 m RNA明显升高;相同应激强度(持续睡眠剥夺2d)下,联合不同IMQ剂量刺激小鼠后,31.25mg+S2组小鼠淋巴结中IL-1β和IL-17A m RNA升高最明显;在相同的应激强度(持续睡眠剥夺2d)和相同的IMQ剂量(31.25mg/只×5d)下,应激时间不同(第1、2天应激Vs第4、5天应激),产生的效应也不同;早期应激可使小鼠皮肤和淋巴结中IL-17A和IL-22 m RNA水平明显升高;流式提示皮肤中T细胞、γδT细胞和真皮层γδT细胞的绝对数明显增加,淋巴结中γδT细胞、IL-17A+γδT细胞的比例和绝对数,DC的比例及其MHCⅡ分子的表达也明显升高。此外,睡眠剥夺可引起血清中PRL明显下降,但联用IMQ后PRL在皮损局部表达升高;(2)银屑病患者外周血PRL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在银屑病患者中,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较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外周血PRL明显升高。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肤局部的PRL m RNA和蛋白水平也明显升高,与外周血PRL无正相关性。比较患者外周血、皮损和非皮损处PRL水平,发现三者并无明显差别,但只有皮损处PRL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在小鼠实验中,IMQ诱导的银屑病样鼠模型的外周血PRL无明显改变,但皮损局部PRL m RNA和蛋白水平明显增加;联用PRL拮抗剂后,小鼠外周血PRL水平、皮肤和淋巴结中PRL m RNA均明显下降,皮肤局部IL-22、TNF-α、IL-6和IL-1βm RNA水平下降,皮损处炎症浸润减轻;(3)小鼠实验中,IMQ联合/不联合睡眠剥夺后,皮损局部TRPV1 m RNA和PRL m RNA的变化趋势一致,但在临床研究中,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肤中PRL m RNA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TRPV1 m RNA无明显改变。结论:(1)单纯睡眠剥夺1d后小鼠体重明显下降,2d后可引起小鼠淋巴结中免疫活性细胞活化,3d后皮肤中IL-17A、IL-23、IL-6及PRL m RNA明显升高——睡眠剥夺的应激方式可引起小鼠免疫系统的明显改变。(2)睡眠剥夺联合IMQ外用后,应激强度以持续睡眠剥夺2天组皮肤中炎症活化最明显,IMQ剂量以31.25mg为不引起小鼠致死条件下最有效;同时,相同应激强度联合相等IMQ剂量下,早期应激是关键,较后期应激明显增强皮肤及淋巴结中IL-17A的表达,并升高γδT细胞和IL-17A+γδT细胞比例及数量。(3)银屑病患者中,PRL和银屑病具有相关性,尤其是皮损局部产生的PRL,和PSAI评分呈明显正相关。它在皮肤局部产生并参与炎症反应,拮抗PRL后可减轻皮肤炎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4)小鼠实验中TRPV1 m RNA和PRL m RNA的变化趋势一致,但人体实验相关性不明显,两者在银屑病发病中是否有协同作用仍需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