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管干部原则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组织保证,是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应当遵循、必须贯彻的根本准则。然而在实践中,由于没有完全搞清楚党管干部的科学内涵,教条式地理解这个原则,以及缺乏操作性较强的制度化的规范,使得管理权限过度集中,党管干部沦为“一把手”书记管干部;管理主体过度单一,党管干部成为各级地方党委及其组织部门管理干部,管理形式过度僵化,党“管”干部变成党任命干部,产生了选人用人上的弊端和腐败现象,严重危及党的执政地位。本文在梳理党管干部原则含义、理论来源的基础上,论述了党管干部原则在革命战争年代、建国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三届四中全会、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内涵和具体方式,对于党管干部原则重要作用和存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尤其通过对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分析,将党管干部原则与时俱进的要求同依法治国、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等联系起来,深入分析了其内在关系,提出党管干部原则必须与时俱新,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而不断改革与创新。最后进一步分析了党管干部原则的科学内涵及实现形式,特别是对党管干部原则涉及的主体、客体和管理形式重新进行了科学理解,还党管干部原则的本来面目。对如何实现党管干部原则,从选好配强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科学化管理、扩大民主和推进法制化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党管干部原则的途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