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以副溶血弧菌为研究对象,分以下两方面进行研究:一,副溶血弧菌分别在低温逆境和饥饿逆境条件下的表性变化和基因表达变化情况副溶血弧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其基因组中各类基因的功能尚未完全明确,在不同的条件下其各类基因的表达状况也不清楚。三种不同基因型的副溶血弧菌8G、ATCC33847、ATCC17802在4℃低温条件下处理后出现相似的表面形态变化。菌体从中心某点开始向内凹陷,菌体外壁随之向内翻卷。但这种凹陷不同于常见的空瘪现象,菌体除了中心向内翻卷以外,其余部位均相对饱满,类似于甜甜圈的形状。随着处理时间增加,细胞外壁褶皱趋于平滑,最终松散溃破,呈粘膜状脱落。三种副溶血弧菌在冷处理初期,细胞骨架类基因(MreB, FtsZ和MinE)表达上调,这是导致菌体细胞出现上述表型变化的原因之一;同时与细胞抗逆性相关的抗氧化蛋白基因Ahpc也有轻微上调,说明冷处理会导致细胞内活性氧含量经生变化。细胞代谢类基因(EF-TU和Gapd)在冷处理初期的变化均不明显,说明短时间的低温环境不会影响细胞的代谢水平。三种副溶血杆菌经写饥饿处理(完全缺失碳源和氮源)后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形态变化。8G对饥饿逆境的抵抗能力最强,ATCC33847次之,ATCC17802最差。8G在处理72小时后仍未见明显变化;33847在处理72小时后菌液中布满黏稠的粘膜状物质,说明细胞壁外的褶皱状物质开始松散溃破;17802则在饥饿处理12小时后就出现了上述变化,并且在随后的处理写程中粘膜状物质逐渐消失。这类膜状物质可能降解为碳源和氮源被消耗以维持菌体细胞的生存。三种副溶血弧菌在饥饿处理初期,细胞骨架类基因和抗氧化蛋白基因AHPC的表达量均有下调,说明在饥饿条件下细胞形态、细胞分裂活动以及细胞内活性氧含量等均受到影响。细胞代谢类基因在饥饿处理初期的变化也不明显,说明菌体细胞在短时间的饥饿逆境状态下代谢类基因不是首要经生变化的一类基因。另外我们经现两种逆境处理都能不同程度降低毒力基因TDH,TRH,TLH的表达水平,说明副溶血弧菌在逆境下毒力有所降低,在副溶血孤菌的致病性研究中有一定的意义。二,致病性副溶血弧菌和非致病性副溶血弧菌的生长速率的比较在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构成中,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占首位,已成为我国的首要食源性致病菌。致病性副溶血弧菌能产生一种耐热性直接溶血素(thermostable direct hemolysin, TDH)。也有少量菌株能产生一种不耐热的TDH相关毒素TRH,其中TRH也有溶血特性。临床分离株绝大多数可以产生TDH,但也有10%左右临床分离株会产生TRH。但是大多数环境中分离的菌株都呈现溶血阴性。从海产品中分离出来副溶血弧菌TDH溶血试验阳性率仅为10%-30%,分离出的含有Trh基因的菌株更是几乎为零。本实验针对这一现象,对致病性副溶血弧菌和非致病性副溶血弧菌的生长速率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初步证实,无论是纯培养还是混合培养,非致病性的副溶血弧菌的生长速率均优于致病性副溶血弧菌。本试验中检测了11株、三种基因型的副溶血弧菌在纯培养条件下的生长速度、在混合培养条件下的致病性菌株占总菌株的比例变化情况以及不同的菌液浓度梯度培养对致病性菌株的检出比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可能导致从环境中分离副溶血弧菌的写程中致病性菌株检出率很低的原因有三个:一、非致病菌的生长速度普遍大于致病菌的生长速度。在同样的生长条件下,非致病性菌株会先于致病性菌株长出单菌落。二、非致病性菌株和致病性菌株混合在一起培养一段时间后,致病性菌株的比例会大大降低。三、非致病性菌株可能有较强的生命力。因此,在逆境条件(如营养缺乏)下,非致病菌相对于致病菌来说更有优势。